《主持人大賽》火了,我也藉此說說公開講話的三個要點

最近,央視推出的節目《主持人大賽》獲得了不少網友的好評。

網友看完節目說:選手站在臺上,隨便準備一下,開口就是一篇標準的滿分作文。

這麼說是因為,在《主持人大賽》裡,每個選手的比賽流程都是“3分鐘自我介紹+90秒即興考核”。雖然準備的時間短,但也根本不影響選手們的發揮。

觀眾們被選手的口才折服,但其實,這種能力的養成,也有相關的練習秘訣。

郎郎先生結合自己上臺演說與平時的經歷,給我們列出了三大要點。

《主持人大賽》火了,我也藉此說說公開講話的三個要點

▲《主持人大賽》節目logo

第一要點是

明白受眾的心理

作自我介紹,首先要考慮,當時是一個什麼場景下的活動,並且在這次活動上,受邀的觀眾心裡都在關注些什麼方向的內容。

比如,我要是在中央美術學院參加一場活動,那麼,我就會想:受眾肯定是關心我的繪畫作品,或是關於繪畫的故事和想法,那麼,在陳述自己的經歷時,或是在臺上講東西時,我就會盡量往這些話題上偏,並且用比較簡約的語言進行敘述。

第二要點是

不要重複受眾都知道的事

另外,在臺上講話的人,應該要有對觀眾的大概估算——如果是一件受眾都基本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再去重複了,因為這樣,人家就會覺得臺上的人講話太囉嗦。

如果你對觀眾進行估算後,再說一些他們關心的、或者他們不懂的事,那才可以成功勾住他們繼續往下聽的興趣。

現在有時候,我出去參加一些需要發言的活動時,主辦方的相關工作人員還會和我說,發言大概在多少字以內就可以了。

其實,主辦方也怕到場的嘉賓在臺上囉裡囉嗦,一下子說得太多。很多時候,受眾也不一定對你說的每句話都上心。所以,這樣的限制倒是有兩點好處:

一是,讓發言人在規定的時間裡,抓住重點、言簡意賅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二是,有了字數、時間等限制之後,也可以避免因為某位嘉賓的分享過長,拖延了下面的活動流程。

第三要點是

隨著受眾的興趣走

不過我們也知道,在臺上,不僅需要有提前準備好的臺詞和介紹,有時也需要實時和臺下觀眾的即興互動。

這時候,我就會觀察受眾的年齡段分佈層次,並且根據觀察得到的結果,來思考他們可能最感興趣的事兒。

比如,前幾天,清華美院有個紀念首都國際機場壁畫的活動,當時到活動現場的嘉賓,都是畫過這些壁畫的畫家或是這些畫家的後代,他們的年齡都比較大。所以,當時我在現場說話時,就會著重說一些和受眾年齡段比較貼近的內容。

並且,在即興談話時,最好用對方熟悉的語言。像這次活動,嘉賓年齡都比較大,如果這時說一些太現代的流行詞,他們可能會不明白語言所表達的意思,就容易發生理解的錯位。

而關於即興談話的語言詞彙選擇,我一般的習慣是:看受眾的大概年齡層次,選擇一些他生活的幾個節點裡比較熟悉的詞彙,把這些詞彙,融入到自己敘述的想法裡,這樣做,可能才會更容易打動到對方。

——————————————————————————————————————


您如果想要看張郎郎先生對個人成長經歷的陳述、個人畫作的品評、對最新社會事件的思考,

歡迎關注張郎郎先生在各個平臺的賬號:郎郎尚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