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藝術家李效成


疫期特別策劃

2020年伊始,在與這張突如其來的瘟疫進行抗爭的同時,作為藝術媒體的我們也在思考,如何用媒體的力量和藝術的方式,展現出人性中溫暖與堅強的一面,讓讀者在居家封閉的特殊時期,也能感受到群體互助的巨大能量。

“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術史也可以被看作是人類史。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來研究、回溯或體驗歷史事件。”

在這裡,我們將關注的視角集中在藝術家近期所創作的作品上,並約請他們從作品的角度出發,來談談自己在這段特殊時期裡的所思所感,期望通過作品與文字的對照,傳遞給讀者更加多樣化的藝術視角。同時,我們也希望這些以片段形式呈現的作品,最終能夠匯聚成為一段完整且充實的藝術能量,並讓它們成為這段特殊歷史時期的鮮活佐證。(文/郝科)

你最新創作的作品是哪一件?

李效成:我都按特定系列創作的,近五年我主要做美術考古方面的研究,創作的載體都和古代的歷史遺存有關。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15x23cm、紙本丙烯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2》15x23cm、紙本丙烯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3》15x23cm、紙本丙烯


是在疫情開始前創作的,還是在疫情出現之後?

李效成:在疫情之前創作的,關於災難的作品我畫過兩件,一件的背景是美國海嘯之後毀滅性的場景,我用手持白玫瑰的少女替代了老人,我無法直視失去家園的老人那絕望的目光,當然文明與野蠻的衝突、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人類何去何從也是我想表達的一部分。另一件作品畫的是2015年8月12日天津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這幅作品就是那場災難之後的反思,那場慘烈的爆炸給多少家庭帶來了揮之不去的傷痛,我希望這種災難永遠不要再發生。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白玫—災難啟示錄》75x125cm、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津之殤》 60X60cm、布面油畫


這段時間在心態上跟平時有什麼區別嗎?

李效成:

區別非常大,每天面對那些冰冷的死亡數字,那些逝去的生命,離自己既遙遠又近在咫尺,悲涼和壓抑充斥著這個春天,讓人喘不過氣。在大災面前,藝術是蒼白無力的,最要緊的是我們如何面對災難,我們每一個人都和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正如約翰·多恩所言

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

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如果海流沖走一團泥土,

大陸就失去了一塊,

如同失去一個海岬,

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園:

任何人的死都讓我受損,

因為我與人類息息相關;

因此,

別去打聽喪鐘聲為誰而鳴,

它為你而鳴。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唐風No·3》50x60cm、布面油畫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唐風No·5》60x60cm、布面油畫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龍門相》180x150cm、布面油畫


據您瞭解,目前藝術界主要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對疫情的關注和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呢?

李效成:我看到了大量歌頌醫務工作者的宣傳畫,但能觸動靈魂的作品極少,我喜歡宏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像柯勒惠支、蒙克那樣充滿力量的作品!我最討厭唱高調講空話,我更敬重那些通過各種途徑給予災區實實在在幫助的藝術家,我向鍾南山先生,向災難中衝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致敬,我為逝去的英雄悲傷流淚,我會盡我所能捐助災區,當然,我也想看到充滿悲憫、大愛、有救贖意識的藝術作品。因為,醫生拯救的是人類的身體,而藝術淨化的是人類的靈魂。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6》50x60cm、布面油畫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7》50x60cm、布面油畫

在疫情結束之後,最想做的一件事兒是什麼?

李效成:好好陪伴親人,擁抱大自然。

在災難面前,藝術何為?

李效成:當災難降臨的這一刻,藝術本身無用,但是藝術家有用,藝術家是人類最敏感的一部分人,面對災難,責無旁貸,此時,良知比藝術更重要!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8》50x60cm、布面油畫

當代藝術和哲學一樣是提出問題,您希望通過這些作品傳遞給觀眾一種怎樣的思考?

李效成:我喜歡把藝術置於歷史的語境中,從美學的角度來觀看歷史,只有瞭解歷史,反思歷史,才能走向未來。我多年來致力於中西美術的對比研究,尤其注目古代絲綢之路近二十年,近五年主要考察研究中原文化,從古絲路的起點洛陽做為切入點,我深感有責任以多種藝術形式再現中原文化的宏大圖景,以回應東方文化在歷史時空中的重要存在,畫歷史,意仍在當下。當代藝術至今的二十多年,實為玩世現實和政治波普流行的時代,世俗已為惡俗,我希望以藝術之光彰顯人性之美,以信仰與救贖替代世俗趣味。中原文化所具的歷史力量,恰好可以用藝術語言來表達文明的延續和當代再生。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9》13x38cm、紙本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0》13x38cm、紙本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1》13x38cm、紙本水彩


藝術源於生活,您通常從何處獲得創作的靈感?

李效成:我不太喜歡靈感這個詞,對於一個有獨立意志的藝術家來講,創作狀態如影隨行,藝術是藝術家生命的一部分,驚世之作靠的不是靈感,靠的是長年累月的耕耘,靈光一現的確會發生,但前提是艱苦卓絕的藝術磨礪,藝術家自己也不知道神性的光芒何時降臨,經典之作從來都不是偶然出現的,都是潤物細無聲的自然發生。藝途沒有捷徑,只有紮根大地,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5》25x37cm、紙本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6》25x37cm、紙本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8》25x37cm、紙本水彩


您認為您的藝術創作一直以來所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李效成:神性的力量,藝術的至高境界是通神的,方寸之內蘊含宇宙萬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19》25x37cm、紙本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20》50x60cm、布面油畫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25》33x33cm、紙本彩墨


2020年有怎樣的創作或展覽計劃?

李效成:近五年之內,我都會在美術考古為前題,深度挖掘東方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多種藝術形式並存,有繪畫、雕塑、綜合材料。

近期具體的展覽計劃有兩個,一個是5月份廣州的個展,另一個是6月份德國柏林中德文化節的個展,這兩個展覽由於突發的災難都要做相應的調整。期待摘掉口罩的那一刻!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26》50x50cm、布面油畫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No·27》25x37cm、紙本水彩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28》No·250x60cm、布面油畫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九歌29》No·250x60cm、布面油畫


藝術家簡介

李效成:良知比藝術重要

李效成

李效成,1978年出生於甘肅西峰,2001年至今執教於河北科技師範學院藝術學院,主編高校美術"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藝術總監。現居上海、臺灣、洛陽。油畫碩士,導師俞曉夫先生。2013年公派赴臺灣國立屏東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著有“十二五”規劃教材《油畫》,連環畫著作《徐達建山海關》,《老龍頭傳》等,油畫著作《李效成油畫作品集》,《龍門——李效成藝術作品集》,"十三五"規劃教材《油畫》。個展有拓璞——李效成油畫作品展(臺灣2013年),夢迴草木——新銳油畫展(上海2014年), 龍門——李效成藝術作品巡迴展(2015年1月 北京 今日美術館) , 龍門——李效成藝術作品巡迴展(2015年2月 上海 朱屺瞻藝術館), 龍門——李效成藝術作品巡迴展(2015年3月 洛陽 龍門博物館),驚蟄——李效成繪畫作品展(2017年3月 臺灣中壢藝術館)虹一一李效成繪畫作品展(2019年1月 上海 半壁山房),南風一一李效成繪畫作品展(2019年3月 蘇州 BEO數字藝術館)講座:(1)一個波希米亞式的貴族(2013年臺灣國立屏東大學) (2)歷史的守望者(2015年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3)用藝術關照心靈(2015年河北科技師範學院)

全文整編/張瑜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