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近日,成龍探班鞏俐,導致《中國女排》的拍攝視頻傳於網絡,鞏俐版的郎平引發大家熱議,連續幾日橫霸熱搜榜。

作為明年賀歲檔的電影《中國女排》未播先熱,鞏俐對郎平的扮演,不論從外形還是從“精氣神”上,堪稱“神還原”。

儘管2020年的新年鐘聲還未敲響,但可預測是,此片迎合了廣大國民高漲的愛國熱潮,票房絕對不會差。

細細想來,有些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01環境法則

好的環境,會帶給人好的改變。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讓自己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

你要變美,那就泡在可以變美的環境裡,比如美妝課堂,比如形體課程,比如健身房等。

鞏俐每次拍電影,都要把自己扔到那個環境裡去浸泡,這樣演出來的角色才不會失真。

比如說當年成名作《紅高梁》,鞏俐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特意在農村住了兩個多月。

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去挑水,一個肩膀磨破皮了,就換作另外一個肩膀。

在演《秋菊打官司》的時候,鞏俐曾經說:

“細節很重要,比如說陝西人吃麵,是一定要有聲音的。”

為了貼合秋菊的人物角色,她甚至特意用肥皂洗頭髮,讓髮質變得粗糙。讓自己每天在那樣的環境裡待著,琢磨人物的語言和心裡。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歸來》裡,鞏俐演的是患有失憶症的馮婉瑜,苦心等待丈夫的歸來。

鞏俐在開始拍攝之前,特意去北京的老人院裡待著,和老人們聊天,收集相關的資料,觀摩失憶症老人的生活和日常。

憑藉對於環境的揣摩,才有了後來我們熒幕上看到的一個個角色的成功塑造,鞏俐憑藉電影《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該片同時獲得金獅獎。

這一切的榮耀背後,都和她不辭辛苦的融入壞境有關。

同樣的,為了演好郎平,就在上個月,2019國際排聯東京奧運會女排資格賽前,她還特趕到現場,認真觀看女排訓練,埋頭記筆記,讓自己融入體育比賽的環境,以至於流傳出來的照片中,她的利索的短髮造型和教頭般的言談舉止,甚至於背影和握筆的姿態,和郎平如出一轍。

就連郎平的站姿和喜歡後仰,也都被她刻畫的惟妙惟肖,走路的姿勢也是霸氣十足。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網友稱:“鞏皇真是演什麼像什麼。”

作家華萊士說過:“不要等待環境的改變,要通過行動去改變環境,行動起來使環境因你而變,因為一個人的成長,總是藏在行動中的。”

主動地改變自己成功的環境,向成功靠近,這是複製成功的法則之一。

02-- 時機法則

最合適的時機,永遠是現在。

最近直播很火,有很多朋友想做,又是各種理由:沒設備啊,沒人教啊,沒有時間啊,我沒口才啊……總之各種理由一大堆。

其他的事情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內心的懶情、恐懼和僥倖附帶各種各樣的藉口,在本該有的行動之前,樹起了重重無形的阻礙。這些心理上的阻礙往往超過了這些行動本身的難度。

縱使一件事真的很難,你就邁出第一步試試,有何不可?

其實,成功的路上不擁擠。

只要你想,任何時候就是最好的時機。不要等到一切成熟,再去努力,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機。

向前跨一步,可能會發現一條意外的小路。生活如山路,向前跨一步,便可發現一條更好的路,使生活更充實,更有樂趣。

--松下幸之助

勇敢的行動吧,最好的時機永遠就在當下,每一個下一秒鐘。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03-效果法則

結果比過程更重要。

不管我們是做生意,還是職場競爭,甚至於教育孩子,都離不開一個法則叫做效果法則。

我們所有的溝通,最終的意義來源於對方的反應和最後的結果,沒有結果,一切都是枉然。

沒有結果,一切的過程等同無效。

同樣道理,中國女排用贏的“效果”給國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前幾天,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在今年九月獲得11場連勝,拿下世界盃冠軍,舉國歡騰。

然而,在這之前,她帶領的女排隊伍,經常飽受爭議。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其實,去年獲得世錦賽銅牌之後,就有一種聲音,那就是中國女排不行了,能否扛到東京奧運會都很難說。

甚至於賽場打球都經常被各種歧視,甚至還沒開打,現場就會出現各種噓噓的聲音,嘲弄和鄙視的笑聲。

但“郎教頭”就是“郎教頭”,只管踏踏實實做結果。任憑外界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郎平以自己超然的定力,強大的內心,指引著中國女排破浪前行。

當中國女排以全面碾壓之勢奪得世界盃冠軍,這一刻,郎平亮出了自己征戰東京奧運會的底牌,霸氣與自信震撼了世界女子排壇,這一場鼓舞人心的勝利,就是最大的“果實”,她用實際行動讓那些質疑的人閉嘴。

因此,只追求過程,但是沒有結果的人生,難以有成功和快樂的體驗。

追求結果,才是硬道理。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04-勝利者法則

勝利者會更加容易勝利,一帆風順的人,會比其他人更加容易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天開始,每一天都面臨著“贏”和“輸”的體驗。

“贏”的體驗,給我們快樂,勝利感,滿足,我們才會不斷的去追求“贏”的體驗,成功才會不斷的累積,最後成為一個人生贏家。

當一個人通過競爭獲得勝利之後,會不自覺的暗示自己的能力足夠強,在下次競爭到來時,就會覺得“上次那麼難的競爭我都贏過來了,這次肯定也會”,心理暗示就會讓他的潛能和能力,高於沒有心理暗示的人。

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朗朗就是一個不斷的累計贏的體驗,從而獲得一個又一個大成功的例子。

朗朗的父親曾經說,他們從小訓練之後就是不停的打比賽,把國內的鋼琴比賽賽了一個遍,全部都是冠軍。

一次次的贏的體驗,讓幼小的朗朗自信逐漸豐盈。

2001年,在人民大會堂進行百年慶典巡演;

2002年,他獲得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

2003年,推出自己的個人鋼琴演奏專輯《柴可夫斯基/門德爾松協奏曲名錄》;

2005年,白宮舉行個人專場演唱會;

2010年,獲得國際門德爾松大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

2013年,聯合國秘書長向他授予“聯合國和平使者”稱號;

2016年,推出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

2019年,獲得“法國勝利大獎”;

……

一路走來,他踩著一次次又一次“贏”的基石,拿下了人生一個又一個巔峰,也成就了自己十分輝煌的人生。

成功真的是可以延續的,也更驗證了,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朗朗-可複製的成功法則

鞏俐也好,郎平也罷,這四條成功法則,同樣可以用到普通人的生活裡。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讓自己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永遠不要等待,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然後踏踏實實的去追求你想要的結果,在不斷增加的勝利體驗中,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一定可以收穫屬於自己的完美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