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

好的影視作品就如同醇厚的美酒,初嘗時感覺苦澀難耐,一品再品後回味無窮。

可惜很多人只願淺嘗輒止,以是一些佳作就此明珠蒙塵。像筆者在上篇清宮戲專題中提到的《如懿傳》、《少年天子》,而今天筆者要聊的就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作為《琅琊榜》的續集,它沒有粗製濫造、沒有糊弄觀眾、沒有賣前作情懷,而是重新創作了一個叫人熱淚盈眶的故事。

但該劇在播出期間不僅熱度輸給了同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且屢次被批不如第一部,連評分也一度跌到8分以下,而今過去3年,經過時間的洗禮,這部劇的分數慢慢漲到8.5。

尤其是《鬢邊不是海棠紅》開播後,一部分人因為黃曉明的緣故開始回看《琅琊榜2》,然後發出感嘆:“第二部原來並不遜色第一部!”所以為了讓佳作不再被忽視,筆者必須要好好誇一下《琅琊榜2》。

一、主題—浸淫傳統文化

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

君子風骨

在《琅琊榜》第一部的片頭,一隻蠶蛹破繭成蝶,寓意著梅長蘇的重生。第二部則換成了秋蟬,蟬飲清露、束高林,一生自得其樂、與世無爭,正如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所言:“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蟬這個古典意象奠定了全劇的基調—君子風骨。

何為君子風骨?簡單來說就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有崇高的理想,有高傲的人格,不被俗世紅塵所迷。

像蕭庭生幼時養於掖幽庭,他見過人類身上醜陋的一面,卻依舊心懷希望、寬以待人,他一生為了保家衛國走南闖北;即便因為功高震主被大臣忌憚、陷害,他也從未動過陰謀算計。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在爾虞我詐的朝堂上,庭生既忠於君王又堅守本心,哪怕畢生的付出不被旁人認可,

他也要直言勸諫、力排眾議,以家國為己任。

蕭平章則是有勇有謀,上可為父親分憂,下可親自上陣殺敵,與戰士們共榮辱,在他身上看到長林氣節的延續,“縱有再多陰風詭雨,也應有自己的堅持”。

蕭平旌本是金陵城最明媚的少年郎,長於琅琊閣,瀟灑肆意,早年的他深受父兄庇佑,然而兩人相繼離去,他不得不完成自己的蛻變,家國情懷與江湖自由並不衝突,因此當時事不平,蕭平旌毅然出世起兵勤王,當紛爭結束,他不戀名利拂袖而去,復返自然。

逢亂必出,有匪君子。

除了男子外,劇中的女主角林奚同樣擁有君子風骨,她身為醫女,理想是撰寫醫書濟世救人,她長於紅塵之中,見慣生死無常,卻絲毫不染世俗氣,每一個生命在她眼中皆是平等的。

當蕭平旌決定出世時,她說:“我的心永遠為你停留,我的腳步不會”,理想不讓位愛情,林奚的個性是大多數常規國產劇女主角所不具備的。

林奚的堅持和初心對蕭平旌影響不小,經歷朝堂變動,看盡人情冷暖的蕭平旌沒有異化,像蕭元啟一樣怨恨不公,這其中除了家風教化外,林奚的存在更讓他堅守初心。

二、親情、愛情全面刻畫

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

《琅琊榜2》的故事類型不好界定,它既聚焦家國情懷,又把每個人物間的感情刻畫極為細膩,內容豐富。

兄弟情

先來說親情,蕭平章為長林王府的世子,他把所有責任承擔下來,讓弟弟蕭平旌無憂無慮地長大,反過來平旌也是非常敬重自己的兄長,為趕往戰場救平章,他連夜離開琅琊閣。

後來,蕭平旌不幸染病,平章甘願度血救弟、犧牲自己的生命,離別之際他說:“我不捨得離開……你們……”。

知道真相的蕭平旌哭得像個孩子般,重重地癱坐在地上,淚流不止。

另外,蕭庭生與梁帝的兄弟情也頗為感人,一個為叱吒風雲的大將軍,一個是穩居朝堂的君上,兩人雖是君臣,但更是兄弟。庭生為其盡忠職守,同樣梁帝不能容忍任何人對兄長的戕害。

私下裡梁帝一直叫庭生王兄,大事小事都要與兄長商議,彼此信任,沒有猜忌。

臨了,梁帝最掛念的不是親子,而是兄長該如何自處,他知道庭生半生戎馬,對朝堂的陰謀算計不屑一顧,所以他要給庭生一個輔政的身份,讓別人不敢動他。

梁帝倚靠在兄長的懷裡,一句“庭生哥哥”未了便已斷氣,可他的表情是欣慰的,因為庭生保護了他一輩子,這次他終於可以保護哥哥一回

愛情

我理解你,我尊重你,我陪你共赴沙場”,蒙淺雪對蕭平章不是無故索求,而是以樹的姿態和他站在一起,共御風雨,同甘共苦。

不做深閨美嬌婦,唯願與君上陣殺敵,蒙淺雪的愛不自私,她從丈夫的角度考慮問題。像蕭平章為平旌放血時,她攔著趕來阻止的荀飛盞,對方質問她為何,她直言:“從我嫁給他起,我便知道他的為人,鴛盟締結,夫妻同心

。”

蕭平章不是長林王府的親子,但他知道自己要肩負責任,對妻子,他愛護有加,凡事衝著第一線,做蒙淺雪的保護傘。

其次,蕭平旌和林奚的愛情盡在不言中,全程沒有喜歡的字眼出現,但一個眼神交匯就令人動容。

他們倆的感情靜水流深,不知不覺中已愛上彼此,一個為高冷不問世的醫女,一個為少年意氣的貴公子,林奚性格中的堅韌吸引著平旌,平旌對她的尊重與欣賞更令林奚動心。

惺惺相惜、勢均力敵,兩人的愛情極為符合現代人的戀愛價值觀,各自不會為愛情放棄追求。

“我的戀人唯有你,可我的生命不止愛情”。

三、沒有絕對的反派

在以往的影視劇中,反派趨向臉譜化,要麼一惡到底,要麼在結尾被感化。在《琅琊榜2》中,編劇塑造的反派則是亦正亦邪,更多是立場的不同。

像荀白水前期對長林王府的存在頗有微詞。

隨著劇情發展,觀眾又發現荀白水不是執一己之見的老頑固,面對不同的局面他的做法也是不同的。濮陽纓掀起禍事時,他第一反應是以民為重。

關鍵時刻,荀白水又能放下對長林王府的戒備,庭生離世當天,他做了兩次彎腰行禮,可見他清楚這個老對手的人品,但他身為皇后的母族,太子的舅舅,他必然要從自身利益出發。

又如蕭元啟遊走在正邪之間,編劇先讓濮陽纓誘惑誤導他,但沒有想到蕭元啟並未快速上套,而是陷入內心掙扎中。

他與蕭平旌是好友親眷,同時元啟是心向光明的,假設沒有那麼多變故,他不會走上不歸路。

世上之事本就不是非黑即白,像臥底在濟世堂的雲姐,她有血海深仇未報,她半生苦痛悲傷,但即便如此,雲姐也沒有傷害與其朝夕相處的林奚。

甚至刺殺太子的掌事女官,也會因多年的陪伴照顧不忍下手。

在《琅琊榜2》裡沒有小配角,他們都是鮮活的人物,我們總能因這些人身上的邪與惡產生新的思考。

四、與《琅琊榜》第一部有重要勾連

《琅琊榜2》雖然是新的故事,但與第一部有重要的勾連。像梅長蘇留下來的金絲軟甲,蕭庭生常常睹物思人,並想起先生的諄諄教誨,以此來督促自己、教育子女。在第一集中,蕭庭生告訴平章,“長林的延續從不是血脈的繼承,而是風骨的傳承”。

先生之志,庭生不負。

第二,蕭平旌與蕭元啟大戰,赤焰手環救了蕭平旌一命,元啟就此落敗。換句話說,可不可以理解為象徵正義的赤焰手環冥冥之中庇佑著長林軍。

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