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又是一年七夕,每逢這一天都會感受到甜甜的氣息和濃濃的……“狗糧”。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鮮花、禮物、燭光晚餐甚至是電商購物噱頭,各式各樣的現代人七夕節過法兒層出不窮。那麼,在古代,人們怎麼過七夕呢?

七夕,起源於上古,普及於西漢,在宋代達到了鼎盛。七夕這天,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在古代,七夕是乞巧節,其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即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穿針乞巧”作為七夕的重要活動,在古人筆下也屢被提及。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唐代詩人崔顥在《七夕詞》中曾這樣描寫七夕之夜家家乞巧、戶戶穿針,長安朝野上下共同歡慶的盛況。唐代詩人林傑的《乞巧》也有著關於民間七夕乞巧景象的描寫:“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在唐宋,七夕更像是姑娘們的狂歡節,每到七夕,姑娘們都要做各種奇巧小玩藝,在街上向織女星乞求智巧。許願之後,姑娘們還會互相贈送小工藝品,送上美好祝福。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七夕不僅僅是我們熟悉的鵲橋相會,古人們慶祝七夕節情趣盎然的風俗通過詩歌描繪的歷史長卷再現在我們眼前。

現如今社會,七夕已經專屬於愛情的節日,除卻古代七夕的熱鬧一面,它自古以來傳承的文化內涵裡,始終有浪漫的因素貫穿。在這個愛人們彼此慶祝的節日裡,情侶間浪漫的語言和文字必不可少。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即便在如今,這千古名句也在有情人口中不斷傳誦。

牛郎和織女雖然草草相會,又草草離別,但牛郎和織女永遠同在。

《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它是古代最早完整地描寫牛郎織女傳說的古詩,也是以天上牛郎織女傳說隱喻人間戀情的鼻祖,之後寫七夕的詩詞,大多效仿了它。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白居易的《長恨歌》又可說是歌吟七夕情愛的經典:“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經久不衰的愛情名言,比翼鳥、連理枝也成為了婚姻、愛情的象徵。


七夕節|古人七夕到底是怎麼過節日?



看了這麼多古人的七夕詩詞情話,關於七夕表白這點事兒,墨君就幫你到這了,今天的你要對心愛的TA說些什麼?

這一天,無論說些什麼,表達都會因為愛而散發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