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通州区位于北京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

通州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三河、大厂、香河相连,南和天津武清交界。

2015年7月11日,通州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2019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由东城区正义路2号搬迁至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自即日起正式在新址办公。

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自燕昭王开拓北疆以降,今通州地即属渔阳郡。

王莽篡汉,改路县名通路亭,属通路郡。东汉建立后,改“路”为“潞”,始称潞县。

明洪武元年八月,徐达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时省潞县入通州,潞县之名变成历史地名。

据记载,今北京地区在秦汉时期有几十座城,而今可觅踪迹的不过七八处,通州路县古城的不同在于,此城并未随县治变迁而废弃,而是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通州区历史文脉延续的“活化石”。

通州自金代开始后的八百多年间,护卫与管理漕务成为其基本职能。

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通州恰是北京东西轴线的收尾,京杭大运河的端头,历史上是仓储漕运的重地、江南和塞北物资交通的枢纽。

历史上,通州万国朝拜,四方贡献,是水陆进京必经之地。交通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光绪二十六年后,京津铁路通车,南北漕粮完全停运。作为封建统治中心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漕运制度,从此变成了历史陈迹。

其实,历史上的通州一直就有着“副中心”的优势,它是北京城的重要依托。通州离不开北京,北京也离不开通州。

“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此塔辽建明修,高约四十五丈,十三层密檐,建筑结构和塔上精美的佛像雕刻。

“一支塔影认通州”,它认的不只是通州,更是京城。

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现在的通州有运河文化广场,左右各有高大的帆船雕塑造型,仿佛鼓风而动。河边修建千年步道,主路铺展着约226米长的花岗岩石雕,以历史年代为主线,选取了大运河历史中最重要的14件大事,名为“千年运河”,直观形象地展示出运河的历史风貌。

运河广场南面有古运河码头遗址,登牌楼,看联匾,一匾书“水陆要冲”,联曰“五云天咫尺,四海地咽喉”;一匾书“万艘云集”,联曰“南来粳稻千帆夕,北去风沙万里秋”。

运河漕运,国脉所系。坐拥明、清两代南北水运干线,通州遂成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

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条黄金水道。

在九曲回环的历史长河中,每年有上万艘船只在运河码头装卸,形成了通州八景之一的“万舟骈集”景观。

由运河带动起来的通州,曾经极度地繁荣兴旺,潞河书院里鸿儒往来,周围庙宇里香火不断,于是就有了“乃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

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上码头,经粮仓,绕酒肆,过客店,在北京八大楼之首的东兴楼,可以领略到乾隆皇帝东陵祭祖,途径通州在此登楼小歇观景,吟出“也应并入谢家诗”诗句。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运河开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运河水运当为首选。

隋朝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

千年的运河,千年的明月,千年的通州漕运。千年的天空时晴时雨,千年的草木有枯有荣,唯有千年的漕运华章气贯长虹。

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迫使道光皇帝不得不作出求和的决定,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雄壮而悲凉的五河汇流,化成千古绝唱。归于孤寂的通州,与京都闹市相对无言。

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漕运改经海路。半个世纪过后,津浦铁路全线通车,通州漕运以及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

争夺江山的豪杰随江山兴废,寄情天地的赤子与天地存亡。运河浩荡淘不走巍然的中流砥柱,无泪固守的尊严值得未来的我们深情眷顾。

1988年底,建成的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

依古城流过的河水面浮着雾霭,平添了些许浪漫的品质,柔风在林中徘徊,相伴怀古的幽情。在交通运输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水运,我们还要不要运河?

遗世独立的漕运,凭虚御风的通州,又要去追逐它梦中的流水行云了。

新时代的如椽之笔,再次从贯通南北的古战场划过。豪气在那瞬间逼近,照亮了语言。当今决策者的盖世才气,惊呆了历代狷狂之士的眼睛。

北京副中心“前世今生”,从潞河到通州千里烟波,推动形成天津卫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推进,通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焕发新的生机。

​运河是中国的骄傲,是通州的符号。“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通州就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当前的通州因跻身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核心枢纽部位峥嵘而辉煌。

烟雨洇染着通州,像丹青洇染绢绡。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上,运河蜿蜒,势若游龙;潮白河碧波千顷,渔歌唱晚。三河三路两侧百米绿色通道颇为壮观,形成天然生态屏障。

惊涛拍岸,运河风生水起;乱石穿空,通州宠辱皆忘。任一江春水沿着文字的阶梯升华,苦难是一种宿命,而永恒不需要证明。

通州运河,成就了文化奇观。因为运河,通州曾跌入历史的井底;同样因为运河,通州又攀上时代的巅峰。绝世的中国梦,让一个凤凰涅槃之地,再度万树繁花,又演千年烂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