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心易”明瞭“格物致知”

原標題:“梅花心易”明瞭“格物致知”



很多朋友對“梅花易數”要不趨之若鶩,要不在學習過程中半途而廢,原因很簡單,大多是隻知其一,難明其二。總是認為“起卦”才是唯一標準,那麼不“起卦”的時候能取象嗎?得之“外應”十分重要,一些朋友們就照葫蘆畫瓢的方式自以為是的認為獲得了“外應”,一次,二次,好象準了,再入,在繼續就不知所蹤了。這個時候學習梅花易數的朋友大多表現的就是“浮躁”。如果此時告訴你,其實梅花易數是可以與風水“無縫對接”的,是不是覺得玄乎其玄。我想告訴大家,這些都不玄,而且很接地氣,實實在在的可以“按意索取”,“按象索取”和“按念索取”,這些只在一念之間。

“物格而後知至”,也叫“格物致知”,簡稱“格致”,儒家認識論命題。意思是窮究事物的原理而獲得知識。要學習預測術,必須探求與研究萬物之理,只要萬物生存、變化的道理探明瞭,知識也就具備了,遇到一件事情,必須先有誠心,只要心誠,事理才可以判斷。如此,細細品來,萬物以外尚有千絲萬縷一 一對應。

“梅花心易”明瞭“格物致知”

細長的東西,推算壽命的時候,以一尺為一百歲,這樣量出幾尺幾寸幾分,就可以推算出壽命的長短了。

方而圓的東西,以一千金為一兩,這樣量出輕重,就可以判定事物的榮枯――也就是盛衰了。

花錢出手很大,顯示性情放蕩不羈而且不易改變。

動不動就示出珠寶,顯示其才華是有限的。石土之類的東西儘管很有用處,但是隻要遇不到良好的機遇,也終歸無用的。木金完全失去旺盛之氣,也是土局其表,毫無價值。

執起墨筆才想起來問功名是否有望,研究來推算去,顯示出都是前景不妙。

平正的眉毛可以顯示身與命的情狀,這類身份貴重,一生一世不可小看。

腰間佩戴玉佩,一旦有所謀求,都會稱心如意。

將堅果之核隨手丟棄在路邊,顯示這種人將百事不成。

拿一根草來佔問事業經營的結果,預示遇到春天――也就是良好的機遇,事業定會發達。

拿著金錢詢問會不會發財,結果可能連本也會賠光。

白淨的絲絹空無一字,可以推斷出此人不善交際,沒有什麼朋友,這猶如用籤支撐一個人,畢竟難以成功。

數珠團圓且始終如一,對夫妻女兒都是很吉利。

木魚不經常敲,預示父母兄弟難以親密無間。

外力下做事為很快便可成功,占卦是可以斷定到了遠處將會有所作為。佔問並謀求後代子孫,圓形物件不宜虛空,否則一無所有。

佔問並謀求經商發財,長形物件最終也得折損一段。

“梅花心易”明瞭“格物致知”

衣衫是包藏人身骨肉的物件,用來佔問喪葬之事比較適宜。

衣衫上的滌帶之類物件必緊緊繫在身軀之上,預示糾纏不清的事物很快就要結束。

舟車與騾馬,使用起來可以遠行。

奴婢僕役有如雞鴨,一呼他們就會來到身邊。

“梅花心易”明瞭“格物致知”

金扇之類物品,合起來之後還會有再次展開的可能性,而烹調所用食物,一旦死亡便絕沒有復生的道理。

用瓜果之類物品佔問,預示破鏡不能重圓。

用棋子之類物品佔問,預示離散還能重聚。

掃蕩塵埃,治理混亂,開脫罪責,洗雪冤情,其他東西都辦不到,只能用訟師的訴狀。

茶壺酒杯,都是主人待客送禮之物,這些東西會由空轉滿,也會由滿轉空。

鎖是君子防盜的物件,鎖匙則是開鎖的工具,它會插進鎖裡,又會從鎖裡撥出來,如此進進出出,往復無窮。

文章和書籍,都屬於君子,與小人無緣。

籮筐、掃把、犁耙等物品,君子從來不用。

為貴人執鞭效力,是君子欣然去做的事情,預示富貴一定可以求得。

能彈琴鼓瑟,又能仰天長嘯,是君子之為,而不是普通人的事情。

家中高懸樂器,預示不久便能取得功名。

隨手摺斷垂柳,預示意興狂放,不拘小節。

手拄龍頭竹杖,預示此君崇尚節義,品行端正,終生沒有什麼令自己感到羞愧的地方。

終日手不釋卷,經常讀書,說明此人深知高尚的道德主要靠自己不停的修煉。

如果佔問的三教九流的各種技藝,預示此人意在舞槍弄棒,應該反省自身,警戒自己。

庭中的各種向陽花草,陰影影子便會移動。

門檻外隨風搖動的竹子,早晚都能發出肅肅之音。

君子手執笙簧之類樂器演奏,其樂無窮,陶醉其中,預示口舌是非最終難以避免。

女人拈線穿針,口中嘮叨不休,說明心中有事牽掛。

圖書拿出書匣,預示將外出和眼下可分玉石之類珍鈧。

手執寶劍,預示心裡追求財利,這類徵兆立馬可以做出占斷。

手執羽扇,頭戴綸巾,說明此人將去深山修行。

持真鈧,拿異寶,說明此人是從海上過來。

百草可以治癒人的疾病,但是不懂得藥理的人千萬不可胡亂使用。

儒家六經能治國濟世,但是沒有精通儒學的人不可按六經的方法去行事。

孟缽裡面的水,時間長了仍消耗不完,便需要傾倒出去。

匣子裡的金錢,應長期積攢,日後必有用處。

什麼事情都不容易做成,當事雙方相見,吟一詩,填一首,都會高興起來,事情便好辦了。

遇到學識淵博的人,跟他說上幾句話就或益不淺,覺得三生有幸。

手持重金去向人學習,修煉道行,得到的知識、學問,就像聚積財富布袋。

捨棄心愛之物,去聘請老師,向他學習,身份便會貴重起來,貴重得有如無價之寶。

心性明淨,向老師學習,向他學習,去的時候要帶上送給老師的禮物。寄信傳話,不要忘記尊敬老師的禮節。

這才是做人的規範,這才是做事的道理。做人做事,切不可違背這些原則。

待續。。。。


唐巍:梅花心易非遺傳承人,四川省孔子學院顧問,易道文化研究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