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育兒觀點知多少?

愛的原則:既給予愛又尊重了原則

愛孩子是愛他的品德,而不是成績

法國心理學家建議讓兒童自己玩

育兒心夠“狠”,長大才能成材

美國:斷奶後,寶寶最佳食物是肉

育兒方法比較入門 

美國:孩子的教育絕對不“外包”

餐桌上的交流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

猶太人教子:可依賴的人唯有自己

愛的原則:既給予愛又尊重了原則

克利夫·巴羅斯是比利佈雷漢姆牧師團的領導。一次,他的兒子鮑比和女兒貝蒂做了錯事,克利夫警告孩子們,如果下次再犯,就要用皮帶抽打他們。然而,兩個孩子根本沒把克利夫的話當回事,趁克利夫上班,他倆又故伎重演。克利夫知道後很惱火,但看著孩子們可憐巴巴的樣子,又心軟起來。畢竟,對自己疼愛的孩子講原則是件痛苦的事。

克利夫把鮑比和貝蒂叫進房間,解下皮帶,脫下襯衫。然後光著脊樑跪在床前,讓孩子們每人用皮帶抽他10下。鮑比和貝蒂哭得很傷心,他們不想抽打自己的父親,但克利夫說:“咱們有言在先,犯了錯誤就要受到處罰。但作為父親,我決定替你們承受。”

克利夫堅持要鮑比和貝蒂用力打滿20下。兩個孩子邊打邊痛哭不止,比自己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還難過。

從那以後,鮑比和貝蒂非常聽話,不是怕被罰,而是他們知道:父親疼愛他們,但不會因此而忽視他們的錯誤。

生活中像這種“原則”和“感情”的選擇題,父母不知做過多少次,但每次都是在兩個選項之間猶豫不決。克利夫卻決定兩項都選。

親子之間,愛人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學會用愛的方式來講原則,就能既得到愛,又尊重了原則。

愛孩子是愛他的品德,而不是成績

美國大多數的中小學,每學年都有一天是專門留給父母和老師會面的。這一天學生不用上課,老師與班上每一位學生的父母單獨面談,面談時間約為30分鐘。其中,與女兒五年級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談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讚揚了女兒一番後把話題一轉,說:“對於克莉斯蒂(女兒的英文名)這樣優秀的學生,我唯一的擔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績報告單上不是那麼漂亮了,有了一個甚至幾個B,她會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情呢?”我和先生對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語驚醒的夢中人的樣子。接著,她給我們講了她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她的女兒曾經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門門功課拿A。可是上了高中後,由於功課越來越難和一些其它原因,成績單上也有幾個B了。女孩子無法承受自己在學習上不再是最優秀的事實,便想方設法尋找能讓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最後,她終於找到了——那就是節食。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點連命都丟掉了。幸虧發現得早,藥物治療加上心理治療,千辛萬苦地總算把她給救過來了。第威夫人說:“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你們,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你們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成長。這是一個教育者的最大心願。”她給我們講解了她的打算,並說在實行這個計劃之前需要得到我們的允許:她準備有意給克莉斯蒂增加學習和考題難度,讓她的成績單上至少有一兩個B。她要觀察她的反應。她認為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與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樣的重要。老師這樣的盡心盡責,真是令我們感動,也令我們醒悟。說實話,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更別說認識到它的嚴重了,倒是常常為女兒的好成績喜形於色呢。

第威夫人有一段話讓我們深受觸動。她說:“時時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們,大家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的品德,和他們的成績單如何則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曾幾何時我們利令智昏地把這直白淺顯的人生道理給忘掉了呢?

法國心理學家建議讓兒童自己玩

一兩歲的小孩就會試著自己穿衣服、擺弄玩具,而不少父母會熱心幫助他們完成動作。對此,兒童心理學專家建議,不妨讓孩子們自己完成他們想做的事情。

正在智利參加心理測定學研討會的法國兒童心理學專家阿涅絲·桑託-費德爾指出,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玩耍,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桑託-費德爾說,仔細觀察小孩子玩耍的過程就會發現,即使是一歲多的孩子也有連貫的思維和邏輯,他們的邏輯中包含相對複雜的思考、想象甚至研究,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提供自己動手的空間和時間。

遺憾的是,父母往往會想當然地替孩子“做主”。比如,當孩子長時間對著自己的手或者某個東西“愣神”時,父母就認為孩子應該轉換關注對象,做些別的事情,實際上孩子往往需要時間來發現和探索周圍的事物。

桑託-費德爾說,父母過多的“指導”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自主判斷能力,對別人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她建議,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讓他在安全的環境中自己玩耍。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可以給他一個柔軟的墊子;稍大一點時,可以給他一個2平方米大小的封閉空間,鋪上毯子讓孩子爬行。另外,在孩子自己玩耍時,不必給他太多玩具,四五件就足夠了,但要注意時常更換玩具,以免孩子感到厭煩。

育兒心夠“狠”,長大才能成材

在美國有所見,一些三四歲孩子玩耍時,摔了跟頭,客人要去扶,父母不讓;還有美國父母去市場購物時,一手拉著孩子,或大人在前面大步走,孩子在一側緊追,不管孩子累不累,就是不背不抱。 

並非美國父母不疼愛孩子,更不是他們工作繁忙,顧不上照看孩子,而是意在培養孩子的自主、自強和自我生存能力,以適應將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由此可見美國人的眼光不可謂不遠。然而,我國的一些父母呢?則是另外一番景象,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可謂不深,關懷不可謂不細緻。結果呢?養成孩子眼高手低,輕視勞動,懶散任性、怕苦怕累,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遇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茫然不知所措,這幾乎成了一些孩子的通病 。 

日本有關部門組織17戶市民到上海居民家中做客,日本媽媽的教子方法使中國人大開眼界。有個日本幼兒,抓起一 只生餛飩就往嘴裡塞。中國房東想制止,其母卻說:“別管他,這樣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皺著眉頭吐了 。有個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著求助,後見無人相幫,只好自個爬了起來。那位日本媽媽說:“只有讓孩子嘗試失敗,才能獲得成功。”  

日本媽媽為何要對孩子進行“失敗教育”呢?一位日本學者解釋說: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對孩子進行努力,對孩子進行失敗教育,使它們在失敗中學會本領,將來才能自食其力。日本父母憑著這種緊迫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不怕挫折、勇於競爭的頑強性格。

美國:斷奶後,寶寶最佳食物是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茁壯成長,卻不知自己給孩子吃得並不科學。針對這一問題,美國兒科專家總結出一些正確的喂嬰方法。

當嬰兒斷奶後,父母雖然知道該喂他們固體食物了,但從親友、書籍甚至醫生那裡得到的建議,卻往往出於習俗,並不科學。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父母餵給嬰兒的食物可謂五花八門:非洲國家喂肉,日本餵魚和蘿蔔,法國則喂西紅柿。對此,美國兒科學院營養委員會會員查廷得·巴蒂亞醫生說,這些差異只是源於文化傳統,而非科學。

穀類誤區

大多數美國父母在第一次喂孩子固體食物時就犯下錯誤。

他們在孩子6個月大時開始喂穀類產品,之後逐漸加入蔬菜、水果,最後才喂孩子麵食和肉類。

但貝勒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南希·比尤特指出,這種做法缺乏科學依據。穀物並非嬰兒斷奶後最佳的食物初體驗,肉才是最佳食物。可惜父母往往將肉排在進食名單的末位。

波士頓兒童醫院戴維·路德維格醫生解釋說,穀類實際是最不適合嬰兒食用的食物種類之一。因為嬰兒吃穀類食物後血糖會迅速升高,這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出現肥胖等健康問題。

正視過敏

幾十年來,醫生都告誡父母,防止孩子過敏的最佳方法是隻給嬰兒吃溫和、少刺激的食物。

但是研究發現,沒有證據顯示對無家族食物過敏史的孩子也有必要這樣做。更有醫生懷疑,只吃無刺激食物反倒會導致孩子更容易過敏。就像打疫苗一樣,適量刺激未嘗不是好事。

飲食多樣

與此同時,美國父母習慣只喂嬰兒少數幾種食物。對此,兒科專家表示,大多數嬰兒6個月大時就可以安全進食多種食物。路德維格強調,給孩子提供多樣化食物有助於他們長大後適應不同種類食品,後者是孩子一生飲食健康的關鍵。專家提示,如果要喂嬰兒以前沒吃過的食物,每次只能喂一種,同時觀察孩子是否有過敏或不消化現象。

育兒方法比較入門

雖然不同文化中孩子的成長步驟是一樣的,但父母的育兒安排及父母對孩子的回應方式肯定各不相同。 

 

比如,納爾霍人的嬰兒被緊緊的綁在一塊育嬰板上,斯拉夫人的孩子被包裹在襁褓中,而西方的嬰兒卻可以在搖籃中自由的悠盪,有時還可以自由的哭。 

 

斯博克醫生說,對於那些5個月大的、過於頻繁的要人抱的嬰兒,應該讓它體會一下受挫的感覺,應該允許它哭。 

 

這對非洲的Kung族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那裡的母親和嬰兒一起睡覺,每小時要侍弄幾次孩子。孩子一哭,母親幾秒鐘內就作出反應。 

 

教義說,嬰兒具有高度的依賴性,沒有事實證明,滿足嬰兒的這些要求會對它們有任何害處。 

 

“對付孩子有個有效的辦法……永遠不要擁抱和親吻它,永遠別讓它坐在你的雙膝上。” 

——心理學家 J·B·華生 

 

在不同的文化中,撫養孩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多人照看(比如在傳統的大家庭中——現在這種家庭形式已經衰落了),公社照看(如在以色列的基布茲中)和日託(如西方的單親家庭和雙職工家庭)。 

 

從來沒有人證明過某種方法比另一種方法好。 

美國:孩子的教育絕對不“外包”

精英是要從小培養的。越是早期教育,家庭的投入就越重要。與我們關於美國人放任孩子的老印象相反,美國家長,主要是中高產階層的家長,盯孩子之緊能讓你目瞪口呆。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母親,為了督促孩子的學業,辭職當了家庭主婦,沒事就到學校當志願人員。結果,一些富裕郊區的學校,不管是私立的還是公立的,招募志願人員時,招一個來十個,學校根本招架不住。家長全面介入學校的教學,重新界定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界線。更極端的,則乾脆把孩子從學校撤出,自己來教,形成了家庭私塾熱。

這種家庭介入學校教育,和中國目前中產新貴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的中產新貴教育孩子,注重的是選擇好學校,把教育職責全推給老師,最多不就是多花錢嗎?用當今時髦的經濟術語說,就是教育“外包”。美國的中高產階級,則認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給別人,一定要自己監督。

餐桌上的交流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

家庭聚餐時,在餐桌上講述“家庭的故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讓他們與同齡人友好相處。如果這時候與孩子坦率地討論一些負面事件,則會讓他們有更強的自控力,在面對逆境時有良好的適應性。這是美國埃默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的最新研究發現。

由馬歇爾·杜克(MarshallDuke)教授領導的“家庭講述計劃”,利用三年時間研究了40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一名9到12歲青春期前的少年。研究人員把這些家庭吃飯時的交談用磁帶記錄下來,並且讓他們回答一些問題,以助於判斷家庭功能對兒童個性的影響。研究人員稱:“我們對進入青春期的轉變過程特別關注,因為這一時期對個性和自我觀念的形成特別重要。”

研究人員分析了餐桌上常規的相互關係,以及交談中涉及的話題的種類。他們注意到,幾乎每個家庭就餐時,交談都是由父母詢問小孩當天在學校的情況開始的。最後,話題常常轉向“遙遠的事件”,比如週末的旅行計劃,或者去奶奶家探望等等。

杜克教授經過分析得出結論:除了父母說什麼之外,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討論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成長在父母聽他們講話時得到益處。

讓研究人員印象深刻的是,在家庭的故事和家族的歷史中,包含著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告訴他們祖父母在哪裡成長、如何相遇等。此外,與孩子一起坦率地討論負面的事件,比如親人去世等,有利於培養他們良好的適應性。因而,不要特意避免告訴孩子負面的事件,這個時候不要假裝他們不存在,實際上,他們能夠從中學會如何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

由於許多父母工作繁忙,使家庭聚餐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杜克教授擔心這樣會失去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好機會,他說:“全家人在一起就餐的機會應該被神聖地保持下來。”

猶太人教子:可依賴的人唯有自己

這是發生在一個普通猶太人家庭裡,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兒子叫約翰,在他4歲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廳玩捉迷藏。他們玩得正高興,父親抱起小約翰,把他放在沙發椅上面,然後伸出雙手做出接的姿勢,叫他往下跳。小約翰毫不猶豫地往下跳,在即將抓住父親的瞬間,父親縮回了雙手,約翰摔到了地板上,他號啕大哭起來。小約翰向坐在沙發上的媽媽求助,媽媽若無其事地坐著,並不去扶他,只是微笑著說:“呵,好壞的爸爸!”父親站在一邊,以嘲弄的眼光望著上當受騙的小約翰。

這便是猶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這樣做的目的是灌輸給孩子一個理念:社會是複雜的,不要輕信他人,唯一可依賴的就是自己。

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燒著了,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財,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會告訴他:“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財,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