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缜密度对玉质的影响

和田软玉的缜密度是最无法表述的一种特性,而在业内交易中却是最常提到的术语,可以说是软玉在商贸中最常见、也是决定材质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类似翡翠中的“种”。人们常把翡翠的质地优劣描述为种老种新,“老坑种”“新坑种”。我们在翡翠中难以描述和界定何谓“种老”何谓“种新”,但有经验的翡翠玉商则一眼就能判定。在软玉的交易市场上,行家们常用缜密度的高低来区分材质的优劣。缜密度经常简称为“密度”。密度高就是质量好,密度低就是质量差。这里的“密度”不是指物理概念的密度(比重),它是一种行业术语,严格表述应该为“缜密度”,以免与表示物质比重的“密度”相混淆。


和田玉的缜密度对玉质的影响


缜密度是指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性及结合的紧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结构致密度。矿物颗粒细且为长条纤维状结合紧密,矿物晶体间孔隙少,杂质和粗斑晶少,结合力强,则缜密度高。比如和田籽料,其成分99%为透闪石,矿物颗粒细腻呈纤维状、毛毡状纤维交织结合方式,结合力强,致密性好,缜密度相对于山料和其他产地的软玉高。

缜密度的判定主要看结构,一般用专用的手电筒或光纤灯通过透射光、侧射光照射来观察。缜密度最高则看不到玉肉中有任何颗粒状、絮状物,仅似混沌的糖浆状,有模糊的隐约雾感,也就是行家所说的“最好的结构就是见不到结构”。这种极细腻致密的结构一般只出现于籽料中,特别是光白籽。质地次一级的可见针点状,像是颗粒般的内部结构。再次一些的则可见有棉絮状,似萝卜肉状结构,甚至可见斑晶,颗粒感强,玉质疏松。


和田玉的缜密度对玉质的影响


听声音也有助于对缜密度的高低进行判断。有经验的行家凭肉眼的质感及听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即能判断结构的缜密度。缜密度高的玉石敲击之声如金属铿锵之声,声音清脆,回声悠远绵长,是一种清丽悦耳之声。这种声音与陶瓷发出的“卜、卜”之音质是完全不同的。音质越清脆金属质感越强,缜密度越高;反之,越偏向于陶瓷之声则缜密度越低,结构越松散。和田玉的声音特别清朗,这一特质古人早已发现,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敲击时最好用玛瑙棒击打,玉器用线悬吊于空中。听声音对于手镯、大的片料效果尤为明显。对不同材质的玉材、饰多听多比较,才能训练出自己的感觉来。

光泽也有助于对缜密度的判断。缜密度高者光泽强,有油亮之感。缜密度低者光泽弱,呈暗淡乌浊感。

一般透明度高者缜密度低,微透明即略有莹润感者缜密度高,完全不透明的瓷石感则缜密度也差。

市面上也有用“老”字代表缜密度好,常可听到用“老料”、“料老”来表述缜密度高。缜密度高的料质地坚固,韧性高,加工性能好。


和田玉的缜密度对玉质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