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少年得到的董事長張泉靈要經常上臺演講,需要化妝,他關注到三流的化妝師關注的是自己的技法。比如說:他問你“平時用什麼顏色的口紅?”“臉上的粉塗多厚”等,一聽就很專業。

二流的關心用戶,他會問“這樣你舒服嗎?你過敏嗎?結束後需要卸妝嗎?有洗面奶?沒有的話,我準備了。”

一流的怎麼做的呢?他問張泉靈“你在哪演講?舞臺在哪個片區?什麼路線走。然後親自到場地去,叫張泉靈老師往那兒站,看燈光的強烈程度,再看她的變化。”

這意味著他知道張泉靈所在乎的是什麼,是觀眾看到她的樣子什麼感受?

所以張泉靈總結:三流的化妝師關注自己,二流的化妝師關注用戶,一流的化妝師關注用戶的用戶”。

其實這三個層次能做到其中任何一個層次都相對優秀了。

但是最好的理解是這三個層次是遞進的關係,前面兩個層次是基礎,最後一個是昇華。

也就是,我不僅技術好、我還關心你的感受、還讓你的用戶覺得你好。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而在生活中大多人連三流、二流都沒達到,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的人做微商連一點服務意識都沒有。

記得去年我在微商那裡買東西,當時比較忙,地址直接截圖給了對方。

而對方硬是要我編輯成可複製的發給她,其實我知道她是不願意自己編輯嫌麻煩

而給我的理由是“她怕自己打錯了”,我回答她“那就要求自己別打錯”,她說“所有人給地址都是編輯好的,除了你”。

我啥沒說,編輯好了發給她,再也不想和她扯下去,這個微商真牛逼。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還有一次我在一個微商那裡買東西,已經買了三四次後,還是次次問我要地址。

我終於沒忍住問她,你都不保存的嗎?就算沒保存稍微翻一下聊天記錄也就找到了。

做為一個微商,你難道不應該把客戶的地址、哪裡人?什麼職業?穿什麼碼?什麼時候加的好友、在你這裡買過什麼東西、都寫進描述裡面嗎?這應該是一些最基本的服務了。

可是有人就是不願意做,其實就是懶,懶得付出,因為這些絲毫不存在還需要什麼能力才完成,就是一些小細節,可是這些小細節給人的感覺有什麼不同,你去海底鬧吃一次火鍋就知道了。

客戶的體驗是直接驅動他能否再次在你這裡消費的關鍵因素,如果體驗不好,就無法維護長久的客戶關係。

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想著自己是一個品牌,品牌帶給人的信任等於給自己築起了一道高高的壁壘,讓競爭對手難以逾越,讓客戶不想出去。

凱文.凱利說:你需要找到你的一千個鐵桿粉絲,就是無論你做什麼?她都願意付費購買,便能餬口。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我們想要自己能做到以上三個層次我們需要這幾點能力

01 儘量多做一點

我給別人發地址,電話號碼,從不會甩一張圖片過去,除非當時真的不方便。

昨天一個客戶說我發給她的地址,她在下單時沒有這個區可選。

我快速校對了地址沒有錯,那怎麼辦了,我不可能甩給對方一句“地址沒有錯”就完事啊。

詢問對方寄什麼快遞後,我就在微信上關注公眾號,自己去做一遍,一試果然沒有我要選的那個區。

但我觀察最後有一個“其它區”,選擇後直接在自己可以輸入街道號碼的地方,再完整填寫一遍地址就OK。

然後退出來,快速指導客戶操作,你說這麼做和你直接給客戶說我的地址沒有錯,讓他自己想辦法,哪個更能給客戶不一樣的感受。

表面上看起來有些需求不在你的工作範圍內,但是把事情做了後,你的每一份付出都積累在對方的心裡,這些一點點區別就是客戶願意選擇你的理由。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02 用戶思維

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用戶的位置考慮問題,他在用我這個東西的時候還需要什麼?我能不能幫他準備好?

舉個例子我們在給客戶寄樣品的時候,我們這個膠水需要配比、攪拌、等,那我就會不僅吧產品膠水寄過去,我還會附帶操作說明書、攪拌棍、滴管、手套、聖旨口杯都會放。

因為我們堅持這樣做,得到不少客戶感嘆我們想的真周到,在沒有對比的時候他可能都沒在意、可他收到別家就寄一個膠水的時候,兩家在他心裡就頓時有了差別。

溝通上站在用戶思維,我們說話總在考慮自己的目的,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得到解決。如果更多時候站在用戶角度改變說話的方式,問題更容易解決。

比如參加社群學習,很多運營就會關心每天的作業打卡率,可是學員不關心啊。所以在你催打卡的時候你不應該說“同學你還沒打卡,趕緊打卡哦“你可以換成”同學學習遇到什麼困難了,我能幫助你什麼“。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03 洞察力

洞察力是人們對個人認知、情感、行為的動機與相互關係的透徹分析。 通俗地講,洞察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講,洞察力就是變無意識為有意識。就是學會用心理學的原理和視角來歸納總結人的行為表現。

你要看到同行沒看到的點兒,要洞察到用戶更深層次的需求,你要將自己變成用戶深挖內心的需求。

比如你是一個做訓練營的那你就要把自己當成學員,那你去學習寫作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需求。

給你打個幾流的寫作訓練營你就清楚了。

三流的寫作訓練營關注的是自己的專業度。

二流的寫作訓練營關注學者學到東西沒有。

一流的寫作訓練營除了以上兩點,還關注學員學了怎麼用,用在哪裡,如何變現?

比如一流的寫作訓練營人家怎麼做的呢?

先統計你學寫作是為了轉行、還是為了業餘變現、還是打造個人品牌。

然後轉行的教你打造面試時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業餘變現的教你在哪些平臺去變現,各自套路是什麼樣的怎麼玩的,打造個人品牌的,教你怎麼去傳播自己。

還有比較火的“熊貓行走蛋糕”人家怎麼做的呢?

配送時,熊貓小哥哥非常樂意跟你們合影,讓你們滿足發朋友圈的炫點。永遠憨態可掬的樣子,像老朋友一般地照顧你們的感受,把自己融入情景,帶動氣氛;得知你是生日聚餐,熊貓小哥哥不僅把蛋糕給你送來,還會帶著小道具幫你佈置,甚至即興來一段freestyle,唱首歌或跳段舞幫你助興。

他們的目的是不僅是讓你吃到好吃的蛋糕,還幫你慶生,活躍聚餐氣氛。

如果把做事情的能力分三流,你在哪一流?

最後送給大家一個做家長的標準:

三流家長認為:“拼的是學習成績,考的是名牌大學。”二流家長認為:“拼的是綜合素質,學習成績別太差即可。”一流家長認為:“學習成績,綜合素質都是基礎。拼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抱負、格局、膽略。”

事實證明:走向社會以後,

三流家庭的孩子多數會懷才不遇。二流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半會受人歡迎,會生活幸福安逸。一流家庭的孩子多半會有貴人相助,成就一番事業或者在某一領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