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需要做到管住“嘴”,邁開“腿”

要說接觸到理財這個概念,大概真的要追溯到四五年前了,當然,真正開始花時間去學習理財這件事,也是在去年年底開始的,一直到現在,也是去讀一些入門的書籍,不過也確實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一些快樂。

理財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只要付出時間去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的,這個確實是真的,但是理財同時又是枯燥乏味的,在最開始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不過這都是暫時的,當你開始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原來真的都是小意思。

所謂的管住“嘴”,邁開“腿”其實就是理財中所說的“開源節流”。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所謂的管住“嘴”,邁開“腿”呢?

理財需要做到管住“嘴”,邁開“腿”

想要管住“嘴”,第一步就得知道我們真正需要“吃”的是什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我們稍微不留意,金錢就會悄悄溜走,而且不會讓你有任何痛苦,當你回過頭來發現你的錢癟了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那麼這些錢都是如何溜走的呢。可能單靠回想,我們會發現大腦一片空白,那麼我們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去看一看我們的錢是怎麼花出去的,這個原始的方式就是記賬。

記賬,找出我們生活中的“拿鐵因子”

記賬呢,看起來很簡單,不過真正的做到卻不容易,那麼在最開始一段時間就需要你自己克服了,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獎勵活動來激勵自己度過最開始的一段時間。

記賬之前需要你把自己的花銷情況做一個分類,不用特別詳細,分類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你日常支出中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去做一些調整。那麼最常見的一些分類就是,固定支出,購物,飲食,社交,學習等等。

記賬要做到全記錄,不管是你花了一分或者是上百,都需要在對應分類下記錄好自己的支出,並且對本次支出做一個備註,比如你今天買了一件上衣,花費了 500 元,那麼你在記錄金額的同時,也要把事件記錄下來。

記賬要分析,當你記賬滿一週的時候,你可以看一下過去一週的記錄,當你在翻看的同時,可能你是高興的,也可能你是懊悔的,當然不管你的心情如何,我想說的是,這都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因為你已經開始看見你的錢是怎麼溜走的了。

記賬只是我們理財的前期準備,那麼我們記賬之後如何去分析這些錢的流向,怎麼通過看這些支出,找出我們節流的方法呢?六個字就可以做到了,那就是分清楚“必要”,“需要”,“想要”。

理財需要做到管住“嘴”,邁開“腿”

分清楚“必要”,“需要”,“想要”

通過一段時間的記賬,你會發現,在你的支出中,有一些是每天或者每週或者每月都會出現的,並且這些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剛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比如吃飯,房租,交通等等,這些就是一些必須支出,對於我們來說,理財不是要苦哈哈的過日子,針對“必要”,我們不僅能對它下手,還要想辦法做到保護“它”,再來回看一下我們記錄的支出記錄,你會發現,剩下的裡面,有大部分是你想要就買了的東西,而一小部分是你需要但是不是那麼緊急或者緊要的事情。這些就是我們未來要消滅掉的對象。

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去記錄了,你會發現,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有很多衝動消費(想要),很多支出都是不必要的,哪怕完全不去做,也不會降低你的生活品質的,所以有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輔助,來和我們大腦中的慾望做鬥爭。

在我前面理財的過程中,剛開始我專門寫了三個標籤,當我腦袋裡冒出一個想法(花錢買東西)的時候,我都會先把這個事情寫在備忘錄裡,當過去一天之後,如果還能想起來,那麼我再去判別這件事或者這個東西是否是我需要的,必須要買的。慢慢的就變成了,這件事有必要嗎?這樣的每次一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針對於那些“想要”的支出少了 80%,雖然還有衝動消費(比如週日的支出相對來說都是比平時要隨意的),不過相對來說也算是一種獎勵吧。

理財需要做到管住“嘴”,邁開“腿”

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前面的兩個步驟全都是為了節流而做的工作,那麼我們不僅僅要會節流,還要學會開源,這裡講的開源,就是說我們要增加錢流入我們口袋的機會,就像小時候我們學的水池放水的問題一樣,要想更隨意的分配自己的支出,那麼就需要更多的錢流入的入口,甚至當你主動流入的錢超過你流出的錢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真正的財務自由了。

借用長投的一句話,理財就是理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做不到一夜暴富,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有更好的選擇的話,估計大家閉著眼睛也會選擇吧。

我希望能在理財的道路上可以遇到更多的朋友,一個人走的很慢,一群人卻可以走的很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