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萬歲---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召開“和平會議”

中國作為大戰的協約國卻被要求

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給日本。

這個消息轉到中國後,全國青年都非常激憤。

1919年5月4號上午,

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北京大學等13學校代表,

開會決定遊行示威。

中國的愛國青年們高呼:

“收回山東權利”

“拒絕巴黎和約簽字”等口號遊行示威。

青春萬歲---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青年們劈開了舊中國的黑暗,

喚醒了沉睡的中國靈魂,

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時代開拓者。

青年們敢於面對民族的憂患,

毫不妥協的展開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這就是由青年們為主導的“五四”愛國主義運動

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走出校園,向全世界吶喊。

李大釗號召青年:

進前而勿顧後,

背黑暗而向光明,

為世界進文明,

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

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青春”是熱血的,張揚的,

幾千年來都沒有改變,

多少文人雅士發出對青春慨嘆。

青春作為時代的美好時光,

已然成為人們嚮往和自信的源泉。

青春萬歲---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青春不僅是有健美的身材和年輕的容顏,

更重要的是一種代表新時代的精神氣質。

不同的時代裡“青春”有著不同的表現和性格,

青春與生俱來的特質----

活力、智慧、勇敢、意志。

伴隨著新中國成立,

更洋溢著熱情與理想主義精神

投入到建設新生活的事業中去,

在農村,工廠,荒山都有青年們的青春印記。

青年們對美好幸福的熱切渴望,

化做集體全心全意的奉獻。

青春萬歲---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青年們意志堅定不懼艱辛,

在艱苦的環境下為國家繁榮,

復興貢獻著自己的青春。

而青年們的意氣風發和樂觀和忘我,

也成為每一代青年的印記。

改革開放的號角吹起後,

改革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

青年們的文化觀念在傳統

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的碰撞中

不斷吸收新的信息,開闊視野。

青春萬歲---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與此同時,新科技與網絡科技也跟隨著步伐,

走進青年們的生活,

善於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一代,

迅速在新網絡,新媒體有了一席之地,

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觀念。

青年時期,我們或許會有苦惱、彷徨,

有時甚至迷失前進的方向,

可是我們不是擁有青春嗎?

那麼就可以邁起腳步,

相信一切可以從頭再來。

青春萬歲---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

青春雖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但不變的是樂觀向上的進取。

青春是人生的朝陽期,也是人生的奮鬥期,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把握,

因此要加倍珍惜這美好的青春時光。

讓我們高呼青春萬歲!

讓我們不負青春!

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