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01

近日,竇靖童曬出為奶奶慶祝生日的照片,照片中奶奶雙手合十,正在許願,雖然70多歲的老人頭髮已經全白,但是依舊掩藏不住慈祥之態。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在另一張合影中,可以看到童童和奶奶都笑得非常開心,有眼尖的網友說奶奶的基因真是強大啊,童童的長得簡直就是奶奶的翻版。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雖然王菲和竇唯已經離婚多年,且那時童童的撫養權也歸王菲所有,但她並沒有與父親這邊的家人斷絕往來。

曾有消息報道童童和父親竇唯保持著非常多的聯繫,也常常到奶奶家住,童童對奶奶特別孝順,而奶奶也對這個孫女非常的疼愛。

使人讚歎的是,離婚後王菲並沒有阻斷女兒和前夫家的聯繫,不僅如此,就連王菲自己也給女兒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之前童童奶奶過生日時,王菲就將這位前婆婆接到自己家中,為老人操辦生日。

在竇靖童曾經曬出的照片中,有奶奶微笑許願的樣子,而背景牆顯示的正是王菲的住所。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可見即便離婚多年,王菲與前婆婆關係也非常融洽,後來王菲嫁給李亞鵬生下二女兒李嫣,在李嫣10歲生日時,前婆婆也應邀來參加李嫣的生日會。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前婆媳關係融洽這一點,更是得到了有力的證實。

不僅如此,王菲還與前夫竇唯的妹妹竇穎、弟弟竇鵬也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更重要的一點是,她明白這樣做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自己的女兒竇靖童,雖然婚姻已經破裂,但王菲仍願給女兒延續很好的家庭關係。

因為對女兒的深愛,所以不說前夫壞話、與前夫家人融洽相處,甘願為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做出最大的努力。

02

不僅如此,王菲和她的第二任前婆婆,李亞鵬母親,也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她雖與李亞鵬早已離婚,但李亞鵬的母親至今還住在王菲購置的別墅裡。

在王菲選擇和李亞鵬進入第二段婚姻時,哥哥李亞偉說:

這個選擇,就註定了你這一輩子,你做什麼事情,做得好或者不好,都會受到很多非議。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李亞偉一語成讖,8年後王菲和李亞鵬選擇結束婚姻。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而在二人離婚時,王菲還考慮到婆婆70多歲的老人,要和朝夕相處的孫女分別該會多麼思念與痛苦,掙扎了一番還是將女兒的撫養權交給了李亞鵬。

這就意味著李亞鵬的母親從此便不用跟孫女分離。


離婚後常有報道王菲和李嫣奶奶一起見面喝咖啡等,前不久,王菲還帶著大女兒竇靖童現身李亞鵬母親生日聚會現場,為第二任前婆婆慶生。

可見第二任前婆媳關係也維持得很融洽,難怪二女兒李嫣雖然童年就要面臨父母離婚,但卻一點都沒有影響到她優秀地成長。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03

常常看到一段婚姻解體後,有人選擇老死不相往來,有人選擇此生不復相見,還有的人想要帶著孩子一起,將從前的所有記憶和聯繫連根拔起地剔除掉。

而王菲和很多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她把每一段婚姻關係都處理得非常好,即便離了婚,也還能將好的關係維持下去。

相信這樣做最大的受益人莫過於孩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王菲的兩段婚姻關係中,不管是大女兒竇靖童,還是小女兒李嫣,都成長得非常出色。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竇靖童3歲時父母離異,但是王菲與前夫及其家人一起為竇靖童的成長營造出了一個非常和諧的環境,使童童成長為一個孝順、低調、友好又有愛的人。

後來她能與繼父李亞鵬、同母異父的妹妹相處的如此之好,並且能一直持有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媽媽王菲可謂功不可沒。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二女兒李嫣在父母婚變後,王菲依舊願意為了女兒的成長,與前夫及其家人繼續保持良好關係,以此來為李嫣的成長道路助力。

凡是有李嫣參與的相關活動李亞鵬和王菲都會一起參加;家人的生日、聚會等王菲也會毫不推諉地現身;與前夫李亞鵬更是保持著家人一樣的親情。

後來在媒體中頻頻看到李嫣參加國際走秀、舉行拍賣會等,最近還以最快地速度適應國外學校的生活和學習。

王菲為前任婆婆們過生日:“愛屋及烏”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李嫣這種陽光、燦爛、快樂、努力的性格可以說一點兒也沒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作為媽媽的王菲也是煞費苦心。


04

高情商的王菲,既活出了自己的生活,也為女兒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幫助孩子們擁有一個積極、向上、有愛的人生。

那麼一段婚姻結束後,怎樣做才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的呢?

1、 不講對方壞話

有些人離婚後,在獨自帶孩子生活的過程中,總會不自覺地向孩子抱怨另一方的不好、不負責任等,殊不知這樣的話會潛移默化地使孩子變得敏感和羞澀,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擇偶的判斷和標準。


正確的做法是不論婚姻中孰是孰非,都不在孩子面前過多地抱怨,給孩子一個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心態。

2、 不給孩子灌輸仇恨

有的人在離婚後,常向孩子傳達另一方的種種不好,將各種仇恨灌輸在孩子的心中,這就會使孩子因心中積攢了過多的負能量而變得心胸狹窄,還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充滿戾氣與敵意,人生遇到事情一定先往負面設想,著眼不好的方向,永遠看不到生活的陽光和美好。

正確的做法是不給孩子灌輸仇恨,好壞由孩子自己去判斷,並教會孩子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寬容、勇敢,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過出幸福的人生。

3、 不否認親子關係

曾聽過一個母親在離婚後對孩子說 “你爸死了,你就當沒有這個爸”,其實,離婚與否,都無法改變親子關係的存在,一味地打壓父親(母親)在孩子心中的存在,只能使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膽小與自卑,

正確的做法是不否認親子關係,鼓勵孩子更多地與另一方接觸處與溝通,甚至更多地與另一方同時參與孩子的教育與活動中來,如:一起帶孩子出遊、一起就餐、一起參加學校的活動等等。

4、 為了孩子“愛屋及烏”

婚姻的解體並不代表親情關係的解體,父母離婚後孩子與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親屬關係依舊存在,家長這個時候應該為了孩子“愛屋及烏”。

與孩子的其他親屬把關係相處好,這樣既能避免孩子陷入情感“兩難”的境地,也能使孩子心無負擔地健康成長。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明白,孩子的一生需要不斷地傾注愛與輸入愛,即便父母雙方選擇不再讓婚姻存續,那麼也請為了孩子能友好相處、愛屋及烏。

因為這樣做最大受益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

個人簡介:作者吾鄉,今日頭條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熱愛文字與生活,用文字記錄生活,願人生的路,來時花滿樓,歸時香滿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