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 冬青釉包袱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清雍正 冬青釉包袱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清雅秀麗,修飾極盡簡約,釉色寧靜潤潔,為雍正瓷藝登峰造極之作。此瓶心懷尚古,意取宋品官瓷,卻受日式傳統包袱布風呂敷啟發,深通世宗尚古開新之帝王品好。施冬青釉於器身浮雕紋飾上,凹凸之間,釉藥流敞,呈現厚薄濃淡之變化,引人駐足細注。

清雍正 冬青釉包袱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結帶包袱紋,雅緻像生,得雍正帝青睞,見於御作坊所制漆品、金屬胎畫琺琅、瓷器及各式器物上。乾隆年間,御匠工藝更見嫻熟,各匠推陳創新,愈見雄心。據圖錄《金相玉質:清代宮廷包裝藝術》(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2000年,頁121)所考,雍正十年(1732年),上貢洋漆包袱式盒二件,雍正為之甚喜,遂詔命仿製。金屬胎畫琺琅亦有飾包袱紋者,可見一黃地包袱紋蓋罐,以粉色綬帶打結束之,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錄於《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臺北,1999年,圖版108,亦有一乾隆款器,圖版109。

清雍正 冬青釉包袱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瓶在結帶包袱紋上推陳出新,通體剔刻豎道紋,肩部則浮雕繫繩,以代綬帶。此類器物絕無僅有,惟一屬日內瓦鮑氏典藏,錄於 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Baur Collection》,卷2,日內瓦,1999年,圖版279。亦可見一乾隆款繫繩紋瓶,為清宮舊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顏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139。

繫繩紋樸雅內斂,遠溯戰國器物,青銅壺上仿系物之索;如一青銅繩絡紋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曾展於《清代宮廷包裝藝術》,北京,2000年,編號7。後世飾繩絡紋之器物皆為仿宋瓷,可參考一仿官釉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圖載《清代御窰瓷器》,卷1(II),北京,2005年,圖版16;耿寶昌於《明清瓷器鑑定》有錄一雍正繩系樽示意圖(香港,1993年,頁238,圖20);亦有一粉青釉絡子尊,同為六子篆書款,為 Hermann Dobrikow 舊藏,售於香港佳士得2015年6月3日,編號3103。

清雍正 冬青釉包袱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瓶釉色光華瑩潤,所施仿宋青釉,足顯雍正皇帝慕古雅意,亦見御窰為迎合聖意之創新技術。窰工篩減宋代龍泉釉中鐵質,乃得如斯水瑩青釉。唐英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著《陶成事宜紀事碑記》,記載當時研創青釉數種(見 S.W. Bushell,《Oriental Ceramic Art》,倫敦,1981年,頁197)。唐英自督陶起,便訪盡名窰古址,鑽研宋、明美瓷,其工、質、形、紋、本,皆深熟於心,融會貫通,創新巧懷古之式,苦盡處終得大成。制器之技,蘊涵精湛巧藝,俗諺「十窰九廢」,講究窰器釉料配製,精準掌控燒造溫度,方得完美結晶。此品之青釉創燒於康熙,雍正繼而善之,技法日臻精熟,遂見本品青釉澈淨明潤,為瓶身線條及隱現浮雕襯托,更顯雅緻。

本瓶款識,亦甚為罕見。林業強曾論述一相近款識,見〈清代雍幹兩朝御窰瓷器四題〉,《機暇清賞:懷海堂藏清代御瓷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2007年,頁54,並載數篆書款,頁38。作者表示本款頗為罕見,或僅用於雍正朝若干年,後改用另一款識。另參考一仿汝釉杯例,書兩行六字款,出自胡惠春收藏,2011年11月30日售於香港佳士得,編號2929。

中國藝術珍品 香港 2018年10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