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創業的路上,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見後天的太陽。"

創業是九死一生,荊棘密佈,屍橫遍野。

但創業成功者也有不少,能汲取他們的經驗,與他們同行,方能跑得更快,走得更遠!

此次,新商業女性就邀請了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中歐工商管理商學院EMBA肖瑾,來到我們社群為大家分享《創業之路的風險管理》。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前言)

大家晚上好,非常榮幸來到新商業女性社群跟大家講一講創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次的分享是受到胡萍校長的邀請,胡萍校長是我非常喜歡和敬重的女性。

在胡校長身上可以看到,她是雌雄同體的。因為她既有女性善於溝通的特質,也有普世認知中男性的敢於擔當、勇往直前的精神。胡萍校長是一個非常有領導力風範的人,在她的帶領下,我相信各位新商業女性的小夥伴都會得到巨大的收穫。

我已經創業很多年了,我們公司15年在深交所上市,也算是上了一個小小的臺階。也許有人認為公司做到這樣算是成功了,但我覺得成功與否,很難用普通的單一價值來判斷。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成功的價值其實體現在很多方面:有的人在某些學術領域取得大的成功,有的人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這都是成功。

與我而言,只要大家有熱情,喜歡自己的生活,同時又能給自己身邊的人帶來快樂,我覺得這都是成功的。我們社群有不少女性是創業者,也有不少女性已為人母。

作為一個女性,我們往往要承擔著很多的責任和壓力。但是,這也是我們女性的特質,能體驗到各種角色所帶來的快樂,我覺得都是非常成功的。

創業初期五部曲

今天,我們講的課題是《創業之路的風險管理》。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公司主要是做磁性元件和電源技術解決方案的,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分支機構和合作夥伴。

我們的主要客戶都是一些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那回顧創業之路,確實是酸甜苦辣各種嘗試,但收穫很大。

今天分享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創業前期、創業初期、創業進程中和整個創業過程中的自我成長。

創業通常都有著滿滿的熱情,因為我們發現了某個市場或者某類客戶遇到的痛點,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案,能給客戶和市場帶來價值。從而,很多人以為創業是一件只要有了熱情,就能幹的事。

但是,創業是九死一生的,特別是初創公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一路上披荊斬棘是很難的。所以,如果大家想創業,除了自己要有興趣,還要非常熱愛這份事業才能堅持下去。

我自己創業的時候,當時真的沒想太多,確實運氣比較好,順應了當時整個大的市場和趨勢,並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把這件事從點到線到面慢慢做起來。整個創業過程,我也總結了一些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建議,可以避免大家再走彎路。

先說創業前,創業前我分成了六部曲。

1. 順勢而為,選準賽道方向

創業前,一定要觀察大的市場趨勢,整個市場和經濟都是有周期和趨勢的。因為逆勢而為是小概率成功事件,我們通常只能是順勢而為。

同時,在順勢而為的大浪潮中,把每件事情都做好,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幾率。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我們在創業的時候,就要考慮下一個階段會有什麼樣的浪潮?曾經很火的事情,你現在做只是一個跟隨者。未來,如果你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會是在什麼行業呢?

大家一定要把握市場的趨勢,對市場進行縝密的分析,這樣會有更大的概率成功。

2. 深挖用戶痛點,畫好用戶畫像

很多公司,都是因為找到客戶的痛點後做起來的。像Uber,他就是挖掘到客戶用車的痛點,而路上又有很多閒置車輛,在業餘時間,車主可以開車去接載乘客解決交通問題。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愛彼迎Airbnb,它是號稱沒有任何一間房間的酒店集團,它解決了大家在外居住的痛點。希望用戶去旅行,能住得更加舒適,更加方便,更加local live。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家叫Casper床墊的公司?這家公司只提供一種床墊,因為他發現客戶經常睡各種床墊都不舒適的痛點。

我就遇到這個問題,我去各種酒店住了以後,覺得床墊不錯的話,就會把它買回家,結果買回來睡了幾天,就覺得不太合適,過了幾天,又去試其他的床墊。

對於床墊,你把它買回家,試了以後不合適再送回去,這種可能性是很低的。

而Casper床墊就能隨時退貨,售後人員親自上門去取件,而且,它就研發了一種床墊,舒適、簡單還能摺疊。

Casper床墊找準了一個細分市場的突破口,解決了客戶的痛點,成為了互聯網新品牌的一匹黑馬。

3. 明確目標客戶的價值主張

我們再講講其他的客戶價值主張。我們見過許多公司,有的是以成本領先,有的是以服務領先,有的是以產品領先。

華為就是一個以成本領先的公司。我身邊有一個叫世源科技的企業,這個公司有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它本來是做一個電子白板,這個電子白板按照傳統的銷售方式,就是通過代理商來銷售。代理商會壓款,他們在中間賺一些微薄的利潤,他給代理商賬期,供應商也給他賬期,這就是傳統的銷售模式。

相反,這個公司的創始人做了一個大膽的改變,產品設計的一流,用的是最好的屏幕,最好的硬件,最好的系統。但是,他用一個很低的價格給他的代理商和客戶,要求是供應商給他的賬期要比較長。

如此一來,一大堆客戶上門求合作,訂單很多。同時,它的現金流非常好。蘋果公司亦是如此,不僅產品有極大的創新,而且它的整個操作系統,包括他的iTunes,已經進入了一個閉環性的銷售模式,可以牢牢地把客戶捆綁住。

4. 初始團隊的組建

創業前,創始團隊的組建也是非常關鍵的,公司團隊一定要有一些互補關係。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強。但是,我們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和意見

我覺得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有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強項,但是在其他方面,它是需要別人來彌補。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同時,團隊的核心技術很重要,還要有非常強的核心技術人才去操作,這樣公司才能走得比較遠。

對於產品的出品我們可能會要求完美。但不可能說從一開始,產品就做得完美,先儘快地把產品做出來,再根據市場上的反映,快速地迭代,接近我們的目標客戶。

5. 股權架構的設置

股權架構設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些公司說:我們創業團隊只有5個人。我們的股份就按30%和20%分配,5個人就湊齊百分之百。但這樣做會給公司未來的發展帶來非常大的隱患。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因為我們對未來無法評判,這5個人都會留在公司幹活嗎?還是以後各幹各的?將來誰會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嗎?誰會做得差一點?這種平均主義是難以帶來進步的。

我有一箇中歐校友的公司,她的股權架構就設置得很好。剛開始,他們是按照一個股份比例來分。但是,他們有一個動態的股權池。每到年底,幾個股東就會一起商量:今年誰的貢獻比較大,大家互相評分與評價。

可能有人會評價說:你今年對公司的貢獻很大。有人會說:我今年由於其他事情耽誤了,或者我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不夠。

那大家就會商量,分更多的股份給做出更多貢獻的人,用股份讓他更有激情去為公司付出和努力。

股權機制,包括決定機制以及退出機制等等,它可以避免公司後續因股權問題產生的矛盾。

創業初期必須解決的兩個問題

那我們現在就講創業初期,主要考慮哪些問題?

我認為在公司治理上,一定要下功夫。我們要界定好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責任和權利。因為,許多創業的小夥伴可能既是股東又是管理層,可能有的時候她也分不清楚。

但是,當公司慢慢發展壯大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把公司的控制權和管理權確定清楚。否則,就會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戲劇性問題。

企業必須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怎麼分錢;二是,怎麼分權?分錢,就是利益機制的設置,即企業發展不錯時,利益該怎麼分配?

分權,就是決策機制的設置,要搭建好企業內部的領導機制,防止因其領導層的管理能力、思維方式和環境要求,引起決策失誤,確保企業在關鍵的人事行政和安排上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還有就是解決戰略的問題。戰略,就是確定我們是從哪裡來,我們將來要到哪裡去,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創業路徑。

因為人生要面臨很多的選擇,我們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我尤其贊同,我們身邊其實不乏努力的人。但是,如果在一個關鍵點,出現選擇失誤,就會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另外,戰略是每個人都要達成共識的,你需要跟你的團隊一起討論出公司清晰的戰略,讓每個人都認同這一點。這樣,才能帶領團隊,目標一致,齊心合力地往前走。不能說只是我一個人定了戰略,下面的員工去執行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不認同這個戰略,其實執行力度是非常弱的。

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隨著企業不斷髮展,戰略也需要進行不斷地回顧和調整。一般而言,初創型的企業應該儘可能的聚焦價值鏈,不宜將路徑設計太長,儘量輕資產。

而且一定是要先取得一次勝利,然後慢慢的越來越多,不要一下子全面開戰。這對團隊來說是最好的強心針。

這是肖瑾老師分享課程的上篇,主要講了創業前期與創業初期兩個部分的內容。創業前期是從賽道方向、初始產品、客戶價值類型、初始團隊組建、股份設置五個方面來談的,創業初期公司治理要解決兩個問題:決策機制與利益機制的設置。

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創業前期是準備工作,創業初期是剛起步,後續,我們如何既能保持體力,又能保證速度?請看肖瑾老師《創業之路如何做好風險管理》的下篇,她將告訴我們創業進程中該怎麼做,敬請期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