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越有越給你的馬太效應,發生在你的身上?

還記得《西虹市首富》裡王多魚的考驗嗎?在一個月內花光十億。起初他聽說請巴菲特吃飯要花很多錢,沒成想卻弄巧成拙,導致他之前專門買跌的股票,全部飆升。之前為花錢購買的爛尾樓,居然意外的被政府劃為學區房,瞬間淨賺幾個億。你看,有錢人哪怕是亂花,都是能賺的更多。電影中的諷刺意味值得深思,但不得不承認馬太效應的神奇之處。

你不知道的是:富人本來資源已經很豐富,往往他能獲得更多的金錢、榮譽和更高的地位,窮人擁有的本來就不多,稍加不謹慎就會變得一無所有;在賭場上,本錢越多的人,贏錢的幾率就越大。大企業不發展則已,一發展就能將小企業甩在後面遠遠的。長得漂亮的人,更容易引人注意,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

如何讓你越有越給你的馬太效應,發生在你的身上?

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影星瑪麗蓮·夢露去世後,她穿過的一件舊衣服被拿來拍賣,市場估價高達25萬美元,約160萬元人民幣;她看病拍過的一張 X 光片,估價 40 萬美元,約 250 萬元人民幣;她死後安葬的墓穴上方位置,價值 460 萬美元,約 2900 萬元人民幣。你能想象得到嗎?意見無法再穿的衣服,物質價值基本為零;一張跟自己完全沒有關係的 X 光片,物質價值幾乎為零;一個骨灰盒放置的地方,物質價值接近於零。而這些竟然有這麼瘋狂的市場價格,而且,在將來的百年內,這個價格還將更一步高漲。這就是精神情感的價值,同時也存在著馬太效應。

如何讓你越有越給你的馬太效應,發生在你的身上?

馬太效應就揭示了這個世界中真實而殘酷的一面,贏家通吃。你一定記不住上週那場比賽的第二名,而第一名你一定還記得。既然只有贏家才能制定遊戲規則,那我們只好想盡辦法爭做第一,讓馬太效應在自己身上發揮效力了。

第一、選擇

一個人的成長,是從他開始懷疑自己固有的觀念開始的。名人名句中有:“堅持就是勝利”,也有“不要一條道跑到黑”;有“人人平等”,也有“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城”;既有“近水樓臺先得月”,也有“兔子不吃窩邊草”……小的時候,身邊的人想盡辦法在把我們圈在象牙塔裡,而成人的世界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而長大後一天你會突然醒悟“選擇不對,努力也白費”、“選擇永遠大於努力”、“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你選擇的圈層,就能影響你成為什麼樣層次的人。

如何讓你越有越給你的馬太效應,發生在你的身上?

第二、積累

超越馬太效應怪圈的前提就是你的資本。你的經驗、思維方式、能力、格局、知識、人脈……也就是經濟學意義上說的資本原始階段。積累的過程很痛苦,這就需要看你是願意受學習的苦,還是受生活的苦了。如果你懂得資本運作中本金對於複利的作用,你就會幡然醒悟。不是我們有多差勁,而是每次我們感到機會來臨時卻抓不住的時候,其實都是自己的積累不夠。

如何讓你越有越給你的馬太效應,發生在你的身上?

第三、集中自身資源,專注做好一件事

在職業發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專多能零缺陷。“一專”指的是讓自己有一項非常非常非常強的才幹;“多能”是指你需要多儲備幾項能力,以便搭配使用; “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勢變得及格即可。

在馬太效應中其核心是——資源,有錢人抱團有錢人,把資源牢牢掌握在手上,實現資源互換。而窮人,更加難以擠進上流的圈子。所以一個人擺脫馬太效應獲得成功的過程也就是一個整合自身資源的過程。但弱者之所以被稱為弱者,其本質含義是弱者的資源是極其有限的,而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成功才是讓弱者困惑的。

如何讓你越有越給你的馬太效應,發生在你的身上?

馬太效應就像此時,你在瀏覽文章的時候,你看到一個作者有很多粉絲,哇,這麼多粉絲,文章的觀點也好像有點道理,那我也贊一個;另外一個作者的文章,觀點挺實用的,咦,沒幾個人關注啊,那算了,我也不關注了。嗯,我們下次分享羊群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