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黃河、洛河、渭河交匯處。

  陝西網(記者 楊大君)4月10日,渭南市“保護黃河生態弘揚黃河文化推動渭南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活動啟動。當日,採訪團來到潼關縣古渡坊景區、三河口溼地公園、陝西金橋現代農業園區等地, 實地瞭解潼關縣加大資源整合開發、打造沿黃風情旅遊景區、推動黃河流域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等情況。

  潼關地處黃河沿岸,潼關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為陝西的東大門的門戶,處於“晉陝豫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的中心位置,是區域合作建立協作機制、創新合作模式、營造開放環境的前沿陣地。黃河潼關段河長18公里,北與大荔,東與河南靈寶交界。

  依託黃河文化 推進文旅產業融合

  潼關縣按照“生態立縣,旅遊興縣,黃金強縣”的發展戰略,積極促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強力推進“一城三園一街”和“十里畫廊·慢遊潼關”兩大旅遊體系建設,全面構建大景區、大旅遊總體格局,加快黃金業向旅遊業的轉型發展。“一城”,即潼關古城,以城門、水關、城牆恢復為重點,以女媧摶土造人、馬超刺槐等戰爭文化為元素,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三園”,一是三河溼地公園,以溼地為背景,以夸父逐日、棄杖桃林,周武王放馬南山,楊震槐市等為文化元素,建設國家級溼地公園;二是嶽瀆公園,以嶽瀆相望成語為背景,以黃河與華山對話為主題,建設國家級公園;三是黃金礦山公園,以黃金地質形成、歷史開採、選礦冶煉為內容,以黃金博物館、礦洞建設為主體,建設國家級黃金礦山公園。

  “一街”,是潼關古城內水泊巷,以保留明清建築修復為主體,展示中國北方水街建築風格,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十里畫廊·慢遊潼關”,以慢遊為主題,以棧道工程為基礎,以棧道兩側景點恢復建設為重點,恢復建設漢潼關城、十二連城等,把潼關古關、古城、古戰場,大山、大河、大溝壑,黃金、黃河、黃土地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展現在遊客面前,建設詩意潼關、畫意潼關。

  景區的建設,促進了沿黃生態帶的較快發展, 2013年7月,秦東鎮被確定為省級重點示範鎮,2019年7月19日,秦東鎮被授予“陝西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稱號。縣委、縣政府旅遊發展戰略與保護傳承弘揚潼關段黃河文化是相互一致的。

  同時,潼關縣加快黃河文化傳承發展,積極推進文化與旅遊的高度融合。積極探索黃河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模式,精心打造黃河文化旅遊產業品牌,搶佔黃河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努力把潼關黃河文化旅遊的資源優勢轉化為黃河文化旅遊的產業優勢。

  堅持“黃金強縣”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潼關縣域內金、銀、鉛、鐵等儲量豐富,其中黃金資源得天獨厚。黃金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30多年來為潼關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引擎和支撐作用,已基本形成探、採、選、冶、貿易、旅遊、尾礦綜合開發利用的產業格局。

  2019年,潼關縣實現黃金產量12噸,產值35億元,名列全國第五產金大縣。全縣黃金企業總資產達21億元,生產總規模3650噸/日,從業人員3000餘名,黃金工業是潼關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

  潼關縣堅持“黃金強縣”發展戰略,立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延長黃金產業鏈條,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力促黃金工業發展質量提升、效益提高。實施中金冶煉二期改造項目,實現低品位資源開發和尾礦綜合回收利用佔有經濟份額比重的增加。促成太洲冶煉公司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實施。實施金飾品街區提升改造項目,打造“潼關金”品牌,擴大首飾城營銷模式,更好、更快地實現黃金企業由生產型向營銷型的轉變,將潼關金飾品街區打造成為西北地區金飾品集散中心。

  潼關縣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約57.77平方公里,由聚集區、加工區、循環經濟區和飾品貿易區組成。循環經濟區位於代字營鎮西埝村以東至河南省靈寶市豫靈產業園區交界處,南接太要鎮、桐峪鎮,規劃面積7.26平方公里,承載著產業轉型的重要任務。園區主導產業以尾礦綜合利用為主,冶煉、建材、裝備製造為基礎的循環產業;以再生資源拆解及深加工、固廢處理等城市礦產為主的靜脈產業;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的環保產業。截至2019年底,入駐企業5家,規模以上企業3家,已實現工業總產值7.2億元,解決就業500人左右。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帶動區域發展,潼關縣努力創建國家級“黃河金三角工業新區”,促進產業轉型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潼關黃河老腔。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參觀潼關博物館。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參觀潼關博物館。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了解古城景區規劃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潼關古城黃河景區。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古城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參觀女媧廣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水坡巷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水坡巷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水坡巷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了解潼蘇祥食業有限公司肉夾饃產業。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潼蘇祥食業有限公司加工廠。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古渡坊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古渡坊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三河口溼地公園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三河口溼地公園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三河口溼地公園。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嶽瀆景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陝西金橋現代農業園區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在陝西金橋現代農業園區,採訪團一行了解軟籽石榴產業。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華潤風電項目部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華潤風電項目部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陝西聚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到中陝核鉬業有限公司採訪。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採訪團一行了解黃金產業情況。記者 楊大君 攝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潼關縣黃河風景區。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潼關縣黃河風景區。

加大產業融合力度 傾力打造“金城”潼關特色地域品牌( 組圖)

  潼關縣黃河風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