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去年全國餐飲總收入接近4萬億,在線餐廳有880萬家。但在市場份額高速增長的同時,據有關統計報告顯示,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開得快倒得也快,這些餐飲創業者他們究竟都犯了什麼錯誤?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1、盲目跟風,沒有自己的想法

現在大家都說要跟上流行趨勢,這開餐廳的也把這一套方法照搬到了創業上面。不過,你以為什麼都是跟風才好嗎?

前有黃燜雞米飯、麻辣燙,後有小面、茶飲店,都是數量一直往上漲,一條街隔兩步就是一家賣同樣品類的店。吃飯的人就那麼多,店卻越開越多,一樣的菜品類似的裝修,生意怎麼能好呢?

盲目跟風開店,缺乏對市場的認知,是很多餐飲創業者最終選擇關門的重要原因。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2、追求捷徑,忽視顧客需求

很多開餐廳的創業者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什麼廚房經驗,於是,這些餐飲行業的創業者們自以為是找到了一條捷徑——用調好的料理包。可能一些人難以理解,就算是料理包,那也同樣需要烹飪吧。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大家都煮過方便麵吧,你們認為把調料包和方便麵一塊放進鍋裡煮這也算烹飪嗎?料理包也是一樣的作用。

目前餐飲供應鏈日漸成熟,出於節省成本的原因很多餐飲老闆會購買半成品進行再加工。但是再加工也需要烹飪技巧的,比如鹹淡調味、色澤的呈現等。如果沒有任何烹飪基礎,那麼做出來的東西也就只能是難吃。

消費者可以接受飛機或者高鐵的餐飲使用料理包那是因為條件所限,可是在條件充足的情況下你仍舊提供的是料理包食品,這結果不過是再一次印證了消費者對料理包餐廳的零容忍?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3自欺欺人,只看長處不見短板

“木桶效應”適用於每個行業,餐飲經營永遠都會存在一塊短板。

就拿許多餐廳存在的廚師轉職做老闆的情況來說,老闆往往會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更加註重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也將成為這個餐廳進行宣傳的著重點,這種宣傳往往是適得其反的,一來空口無憑,你說好吃就好吃?二來容易在無形中提高顧客對餐廳的要求,當產品達不到他個人認為的“好吃”時,將給他留下一個虛假宣傳的壞印象。

而廚師轉做老闆也容易犯自重產品忽視服務、營銷的毛病,還可能因為自己對後廚太過了解而太挑剔,造成員工的不滿。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同樣,做職業經理人的人做老闆,也會忽略員工管理,導致管理混亂員工流失嚴重。

就餐飲必備的四個要素來說,產品、服務、營銷、價格基本是缺一不可。

在上述情況下,產品將成為這家餐廳的“最長板”,其他幾個要素就會被產品拉開距離,對比之下,營銷成為了“最短板”。

若是餐廳只對自己的“長處”沾沾自喜而忽視對“短板”的改進與彌補,顧客時必定不會買賬的。現在的餐飲消費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了,更多時候大家消費的其實是一種文化氛圍與進餐體驗。

4、掩耳盜鈴,忽視客戶體驗及反饋

要說現在消費者是大爺,其實很多餐廳經營者也是不好惹的“小公舉”。

新型餐飲創業者可能會更追求自身的個性與尊嚴的平衡,對消費者的服務態度方面有時候會出現紕漏。

特別是在許多點評網站上,當消費者消費之後留下些差評,餐廳經營者就覺得這是傷了自己的面子,給自家餐廳臉上抹黑,越想越氣。咬牙切齒直接開懟,“愛吃吃,不吃滾”,自以為捍衛了餐廳和自己的尊嚴,殊不知卻是在把自己往絕路上逼。

本質上來說,千人千味,哪有適合所有人穿的草鞋?

餐飲方面自然同理,適當的建議與批判是推動餐廳進步的重要因素,更何況從一個餐飲人的職業操守上來講,與顧客產生爭執也是大忌。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5、追求差異化,用力過猛

中國餐飲行業現在基本可以算是紅海一片了,面對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差異化不僅能為創業者贏得“破局”的機會,更能為產品帶來可觀的品牌價值。

但很多時候餐飲創業者們在做差異化方面會“用力過猛”,從而進入一個消費的空白頁。他們只看到競爭是空白,卻沒看到消費市場也是空白。

1.忽視消費者需求

盲目的差異化往往是忽視了消費者實際需求的,比如雕爺牛腩,主打著“輕奢品類”,雖然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炫耀”“裝逼”的需求,但這種需求並不屬於長期需求。

對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說,長期需求即是物美價廉,性價比高。如果說形式感大於內容,顯然並不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2.客觀不存在的消費者需求

另一種差異化的問題則存在於超出了消費者的認知。小肥羊曾推出一款清涼薄荷型火鍋,定位是夏天也可以吃的火鍋。

初衷當然是好的,火鍋夏天吃太燥熱,清涼薄荷鍋看似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正中消費者痛點的同時從火鍋紅海中直接跳進了一個同品類藍海。

然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就像美顏前後的姑娘,清涼薄荷型火鍋慘烈撲街。原因無他,火鍋不辣不燙了,那還是火鍋嗎?

當餐飲差異化超出了消費者穩定的飲食習慣時,也就超出了他們的消費需求。

快節奏的當下人們越來越依賴餐廳的飲食,但是並不意味著消費者沒有選擇權,恰恰相反,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了。要想在一大波的餐廳中成功做到脫穎而出,那麼至少這五個行為絕對是大忌!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6、要想做好餐飲,先問自己七個問題

餐飲經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那些做得好的人,必定是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並且不斷學習的人。那麼,面對激烈的餐飲競爭,要想成功經營一家餐廳到底要怎麼做呢?

在開店之前,你需要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你的店賣的是什麼產品,顧客來了吃什麼?

這個就是開店前就要想好的問題,涉及到你餐廳的定位、出品。你賣的產品是否具有獨特性?有沒有市場?主打的菜品是什麼?這些都需要思考。

2.外面餐廳那麼多,顧客憑什麼要來你的店吃?

這個就是餐廳的特色,你賣的是什麼產品,和別人比有什麼優勢,是菜品夠好吃、裝修夠好、服務夠貼心,還是你的價格足夠實惠,食材夠特別?這些都是讓顧客選擇你的重要因素。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3.你的餐廳主要吸引什麼顧客?什麼時間段最多人?

這個就是要充分了解市場。你定位的目標顧客是什麼,從而根據你的目標顧客來制定一系列的經營方案,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瞭解你的顧客消費習慣,有針對性地推出相應的菜品或者優惠活動,才能抓住顧客的心。

4.你餐廳賣那麼多菜,顧客是否想吃的時候就想到你?

無論什麼餐廳都要有自己的招牌菜。即使你覺得自己的店每道菜都是招牌菜,但是顧客不會這樣想。如果顧客吃了覺得沒有對某道菜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餐廳經營是失敗的。

5.你的菜品是一成不變還是經常換?

一成不變的菜和經常換菜品的餐廳都不好。不變的菜式,很容易讓顧客有審美疲勞,但是經常換菜又會讓顧客覺得你家餐廳出品不穩定,並且沒有記憶點。最好的做法,就是時不時出一些時令新菜,但是招牌菜要保留。即使不出新菜,但是也可以在擺盤或者裝飾上給顧客一些新鮮感。

平均每天有553家餐廳倒閉,關店數超過開店數的90%!


6.你想做多大的生意?是做單店還是做連鎖?

小店的經營和連鎖的經營又是不同的,開好一家店容易但是要想開好很多家店卻很難。因為你要想好自己未來的發展規劃,如果單純是想開好一家店,那麼你做好周圍的生意即可。但是,如果你是想做連鎖企業,那麼你就要思考怎麼做,你的人手、供應、管理等要怎麼從一家店的基礎上做好,能不能很好地複製?這些都取決於你的決策。

7.如何讓你的餐廳更有名,菜品賣得更好?

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別是餐廳越開越多。所以你要想著如何將你的餐廳做出去,也就是要做好營銷。比如有人會舉辦一些活動,有人會用一些噱頭,現在還有人利用了抖音。要知道營銷的方法很多,就看你怎麼用吧。當然,營銷是輔助的,最重要的還是產品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