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10.3億元“千企技改”工業經濟揚帆啟航

“2018年,貴州德江資兆建材有限公司投入7000多萬元更換燃燒器、電機設備,安裝變頻器引進先進的篦冷機後,每天節約用煤30噸,全年節約成本630餘萬元。”公司生產部副經理鄧名林介紹道,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淘汰高耗能、高汙染,生產質量和效益低下的老舊設備,生產能力從每天由2300噸提升到4000噸。節能環保“值”。2016年,該公司生產的水泥產品,獲得全國第十五次水泥化學分析大對比特等獎榮譽稱號。

德江10.3億元“千企技改”工業經濟揚帆啟航

資兆建材有限公司中控室

總投資3600萬元的貴州清心露實力有限公司堅持以優質好水,定義清心生活。生產天然泉水、弱鹼性水,年產25萬噸,四條生產線運行。負責生產技術的何平謹講述企業技改後優勢。嚴格按照國家最新的標準,引進行內先進生產設備及技術,生產區採用“人機分離”模式,全程自動化生產,避免了二次汙染,整體潔淨度達到1000級以上。每一滴清心露飲用水皆經過地下岩層水提取、沉澱和臭氧殺菌等9大環節,滴滴皆珍貴,每一桶、每一瓶飲用水都保證“一桶一碼”。

貴州銘仁食品有限公司種植基地2萬畝,生產鮮粉、乾粉和澱粉,投入431萬元增加2條全自動生產線,實現生產能力由半手工到全自動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雙提升”。帶動3850戶7000多貧困群眾脫貧。與鄉鎮、村集體分別簽訂銷售訂單。

德江10.3億元“千企技改”工業經濟揚帆啟航

清心露生產車間

近年來,德江縣結合《中國製造202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貴州省印發實施“千企改造”工程促進工業全面轉型升級通知等,立足該縣工業經濟發展基礎、資源稟賦,鼓勵引導工業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投入技術改造實現轉型升級。

技改標準“兩規範”

技改中,該縣按年制定“千企改造”工程推進方案,並將“千企改造”工程項目納入領導幹部幫扶服務重點,圍繞調結構、補短板、增效益,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節能環保與安全,智能製造與兩化融合等進行分類指導,紮實推進。

涉改部門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部分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全面掌握105戶工業企業在近期及“十三五”期間進行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的意願,積極分類指導企業採取新技術新工藝制定轉型升級方案和發展規劃。

部門聯動就工業企業技改項目在備案、用地、規劃、環保等重點環節給予指導,協助技改企業及時完善相關審批手續。對涉企政策及時組織企業專題學習,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果。積極組織技改企業利用“貴工貸”、“貴園信貸通”、“扶貧產業基金”、工業綠色發展基金等金融產品進行融資,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利用新媒體平臺建立QQ群、微信群聯絡機制,把黨和政府的涉企規定、通知、標準、規範等政策文件通過這些信息渠道及時、準確傳遞到各企業手中,及時掌握和了解黨和政府的關懷,同時對企業個性化問題搭建溝通橋樑和紐帶。

質量效益“雙提升”

實施“千企改造”工程的41戶企業活力均比改造前有了較好提升,生產流程得到優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生產效率有所提高,產品品質更加穩定,市場競爭力增強。加快推進全縣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技改實施後,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改造後,企業產值均有增長,平均戶均產值增長15%。如韞韜科技、永志茶業、清心露等公司產值與改造前相比得到翻番,利潤率在原有基礎上平均增長3個百分點,向社會新增提供就業崗位800餘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雙贏。資兆建材實施的節能環保項目,在大幅減少汙染物排放的同時,年節約標準煤7000噸,生態效益明顯。節能減排效果明顯。銘仁食品紅薯粉系列產品品質得到大幅提升,“黔薯紅”牌早餐粉4款產品一上市就得到市場認可,傳統渠道和電商渠道銷售兩旺,增強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同時為傳統企業觸網樹立了典型,開創了“企業+電商+扶貧”模式。

品質品牌“雙突破”

2018年產值達到3000餘萬元,營業利潤300餘萬元。盛達礦業通過產品升級改造,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大幅提升,市場供不應求,產值4000餘萬元,實現利潤500餘萬元。茂強土特產公司通過實施技術改造項目,紫荊蕾牌土蜂蜜獲“貴州省名牌產品”稱號。永志茶業、官林茶業納入貴州省品牌培育試點企業。泉鴻茶業新增抹茶生產線並投產,日均加工茶青15000斤,茶園的夏秋茶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茶園的下樹率,公司新增利潤100餘萬元,茶農為此較上一年增收43%以上,有效助推脫貧攻堅。貴州清心露實業有限公司新增25萬噸/年包裝飲用水系列生產線並投產,公司從小微型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德江水產品首次參與更高層次市場競爭。德源科技通過實施16000噸高品質環保鋁型材技術改造項目,獲得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和貴州省“千企改造”工程高成長性企業目錄。洋山河生物科技公司實施的貴州省德江縣天麻深加工系列產品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建成了產品技術服務創新服務中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天麻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助推德江天麻深加工。

德江10.3億元“千企技改”工業經濟揚帆啟航

技改後的生產車間

“節能減排成效明顯,產品品牌品質提升,“兩化融合”率不斷提高,產值提升,發展後勁足。”負責企業技改縣工業和商務局常務副局長樊睿智“信心滿滿”。(李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