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好沒有帶傘,天也剛好沒有下雨

相比起剛剛過去的兩個多月忙碌的日子,我最近突然多出了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這實在是一件令人歡喜的事。

儘管最近沒有什麼好天氣,每天都是小雨,綿得很,一天接著一天,就是不見晴,像是一個死皮賴臉的鄰居小孩生生拽著你的褲腿,給糖也不走。

到處都是溼淋淋的,這讓我多少有些鬱悶,我是極不喜歡水的人,每次洗完手都要用紙巾擦得乾乾的才罷休。那些個詩情畫意的淋淋雨聲什麼的,也不能使我感到愜意,大多數時候,我都只覺得吵鬧。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除非是特定與人說好出去散步聊天。絕大部分,我都喜歡一個人走,走得很快。

即便事實上我並沒有什麼事情要忙,或許,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省去與人溝通造成的路途損耗,我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觀察和思考。

前兩天在書裡看到一句話,又悄悄記下來,我總是喜歡做這樣的事。

“你不在的時候,我都一個人走,他們都走得太慢,也許是我走得太快了。他們總是讓我走慢一點,可是我慢下來以後,光是走路就差點絆倒自己。”

我將這理解為自我意識的獨處,它並非是人群的抽離,只是意識層面上的獨處。

這時候我們是將自己當成獨立人類存在,繼而開始思考這些近在身旁的,行走著的,區別於自我個體的其他人類或者事物,我們通過觀察他物來思考自己。

我一向認為一個人,倘若沒有獨處的時間,將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即便是兩塊獨立的木頭,放在一起足夠長的時間,也會粘連在一起,更何況是人呢?

要知道,感染甚至同化一個人,可比一塊木頭,容易多了。

如果我們無法保持自我人格的獨立,最直觀的反應是,我們會變的更加寬恕,寬恕那些從前無法忍耐的事情。

這句話換個直白的解釋就是,因為現在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了,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那種感覺,突然覺得,從前那些無法理解和接受的行為,現在也變得尋常了。

我們總是覺得,但凡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總是有道理的,對錯這件事,本就沒有那麼重要。

久了不寫字會手生,久了不讀書會腦鈍。倒也不是真的會變笨,但從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就是自我和外界的邊界會變得模糊,逐漸逐漸的變得麻痺。

但是麻痺又是一時性的,“藥效”褪去後,就是長久的,長久的驚慌和空虛。

用一位朋友的話來說,“就是感覺生命輕飄飄的”

這是一件十分可怖的事情,生命一旦沒有了厚度,但凡是一丁點微風,就能毫不費力的掀翻。

所幸我現在能有這些時間,坐在還算安靜的地方,不緊不慢的寫字。

今天也是個很幸運的日子,一個人走路,我剛好沒有帶傘,天也剛好沒有下雨。

我剛好沒有帶傘,天也剛好沒有下雨

我是西洲,喜歡分享有趣的故事和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