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由美劇《傲骨賢妻》的女主角朱麗安娜·瑪格麗絲主演的迷你劇《血疫》近日上線,收穫了8.7分的超高口碑。朱麗安娜這次在劇中飾演了一位勇敢硬朗的軍方女學者,而她要對抗的敵人,不是罪犯也不是恐怖分子,而是人類史上最恐怖的病毒——埃博拉病毒。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埃博拉病毒也許並不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可能到2014年西非的那次埃博拉疫情,才在國內的新聞媒體上正式瞭解到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地圖

當我們談論埃博拉病毒,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談論什麼——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小學時候在雜誌《奧秘》上讀到一篇文章介紹過埃博拉病毒,彼時對文中的種種恐怖形容印象深刻,但也僅限於感性層面上的體驗——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毒、非典病毒相提並論。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病毒致死率對比

但事實上,艾滋病毒的致死率在13.5%,非典病毒的致死率是15%,而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則高達90%,而艾滋病毒“引以為傲”的摧毀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往往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而埃博拉病毒僅用10天就能辦到。

所以在世界通用的生物安全等級中,非典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三級,而埃博拉病毒則是最高等級的四級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較為特殊的絲狀病毒,與常見的球狀病毒對於人體的致病性有很大的差異,往往具有噬細胞性,會出現大量的內外出血狀況,所以才會被稱為“血疫”。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埃博拉病毒電鏡圖

很多關於瘟疫題材的電影,都曾以埃博拉病毒為原型來創作,比如英國電影《驚變28天》,來自黑猩猩的病毒,就與埃博拉病毒出現的方式類似,而更加直接的可能是美國電影《極度恐慌》,無論是故事的非洲背景還是病毒的感染形式,都與埃博拉病毒異曲同工,當然,你可能還聽說過黃秋生的那部《伊波拉病毒》。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極度恐慌》劇照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伊波拉病毒》劇照

不過,相比這些虛構的影視作品,《血疫》的創作背景則更加硬核紮實,它改編自美國非虛構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頓的同名獲獎作品。這本描寫埃博拉病毒緣起的作品曾長踞暢銷書榜首達61周。普雷斯頓因此獲得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他也是有史以來唯一以非醫師身分獲獎的得主。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原著

普雷斯頓在創作《血疫》之前,曾經收集了大量關於埃博拉病毒的資料,也採訪了大量與埃博拉疫情相關的人員,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紀實意義和學術價值,同時,他文學性極強的筆觸,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病發症狀和死狀描寫得觸目驚心,使每一位讀者都能感受到埃博拉病毒肆虐之時的那種兇殘和絕望。

從這一點上來看,劇版《血疫》很好地繼承了原著作者的創作思路,在劇中第一季的開頭,就細緻呈現了與埃博拉病毒“同宗”的絲狀病毒“馬爾堡病毒”的感染者病發的狀況。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這位感染了馬爾堡病毒的法國人一開始只是有些虛弱,他的眼睛彷彿睜不開,眼珠變得通紅,皮膚髮黃,不僅出現了零星的血斑,臉上還有不少正在化膿痘瘡。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他在飛機上出現了強烈的暈機反應,忍不住對著嘔吐袋不停咳嗽,咳出了大量的黑紅色黏液,彷彿想把自己的心肝脾肺腎一起咳出來一樣。血紅色瀝青一樣的嘔吐物越來越多,把嘔吐袋脹得鼓起來,甚至泡得發軟,空姐像去扔一顆炸彈一樣把嘔吐袋倒進了廁所然後落荒而逃。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當他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像一灘泥巴一樣倒在了病床上,他出現了強烈抽搐和內外出血的狀況,依然不斷地咳嗽,只是現在咳出來的,不僅有大量的血塊,還有破碎的組織——他真的把自己的內臟咳出來了!

當醫生想用呼吸管插入他的口中幫助他順暢呼吸時,他直接一口濁血噴了出來,濺得醫生滿臉都是,結果無疑是這位醫生也感染了馬爾堡病毒……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劇版《血疫》對絲狀病毒感染者的刻畫可謂是血肉淋漓的驚悚,不僅保障了在病毒疫情方面的專業性,也增添了電視劇本身的趣味性,畢竟相比其他歐美風格的恐怖片,改編自真實事件的《血疫》更具厚重的現實感和代入感。

此外,劇中對於我們前面提到的生物安全級別的描繪也是點面俱現。片中的由朱莉安娜飾演的主人公南希.傑克斯,是美國軍方的一位醫務人員,在發現疑似絲狀病毒的病原體之後,帶領著自己的下屬進入了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也就是P4實驗室)進行驗證試驗。

國際上典型的P4實驗室,在通往核心區域的途徑中,至少會設置10道安全門,其中7道門要求互鎖,既如果一道門沒關上,另一道門一定打不開,籍此來防止空氣串聯流通。P4實驗室中往往要設置內外更衣區、過濾區、緩衝區、消毒區等等前準備區域。

劇中的傑克斯上校兩人首先要脫去所有的衣服,換上貼身的消毒內衣,然後進入負壓高溫區域,在紫外殺毒燈的照射下穿上消毒的襪子,並用膠帶把襪子和褲子之間的縫隙纏緊。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接下來會穿上較為厚重並完全封閉的外防護服,靠間歇地接通輸氧管來供氧,然後通過空氣鎖門,才正式進入P4實驗室的核心部分。

P4實驗室中沒有尖銳的物體,但由於要使用手術刀和工具進行作業,還是可能劃破防護服,所以再專業的的學者也不允許單獨進入P4實驗室,必須兩人結伴作業,並隨時觀察對方的防護服具是否有洩露的情況——劇中的傑克斯上校正是被搭檔發現了手套的破損。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對於埃博拉病毒的相關知識呈現的專業性可以說是劇版《血疫》的一大特點,視聽化表達的直觀性是原著的文字所不具備的優勢,不過劇版《血疫》最打動觀眾的地方,還是在於劇中傳達出的一種人文觀點,關於人類和病疫之間的關係。

傑克斯上校的導師卡特曾經歷過1976年剛果爆發的埃博拉疫情,可以說是最瞭解埃博拉病毒的人之一。他對埃博拉病毒的這一份謹慎和敬畏,也傳承給了傑克斯上校,所以在軍方其他學者都對那份樣品掉以輕心時,只有傑克斯堅定地去進行驗證,最終證明了埃博拉病毒的再次出現。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事實上,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上,正是傑克斯上校和卡特這樣的人在默默地守護著人類。我們知道所有慘烈的戰爭,知道屍橫遍野的凡爾登絞肉機,知道曠日持久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無數人犧牲生命,換來了一個並不和平的新世界。

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在另一個戰場上,人類一直進行著一場無休無止的戰場,一次失敗,死亡的人數不會亞於任何一場戰爭——

中世紀惡名昭著的黑死病,鼠疫桿菌帶走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命,而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人數,才佔到歐洲人口的5%。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黑死病

十八世紀,天花病毒在歐洲爆發,殺死了1.5億人,而新大陸被發現後,美洲的原住民也有近八成死於天花。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造成10億人被感染,連西班牙國王也難逃厄運,而當時的世界人口才僅僅17億。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西班牙大流感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孟加拉,霍亂弧菌每一年都能帶走10萬人的性命。

在人類每一場與細菌和病毒的戰爭中,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死亡,正如《血疫》的原著中寫到的一樣:“埃博拉病毒就像是人命的黑板擦”,但人類在病魔面前從來沒有屈服過——

1796年,愛德華·琴納發現擠牛奶的少女不會得天花,繼而啟發世人開發出天花疫苗,人類終於1980年宣佈根除天花。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愛德華·琴納

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開始研究狂犬病疫苗,兩年後他成功地應用連續傳代減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適應毒種來製造疫苗。現如今,狂犬病終於變得可控。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路易斯·巴斯德

2015年,屠呦呦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其獲獎是因為發現青蒿素,對於瘧疾的治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屠呦呦

而面對洪水猛獸般的“血疫”,即使難以完全攻克,即使絲狀病毒還在不斷出現新的亞型,但依然後傑克斯和卡特這樣的人堅守在人類戰線的第一線。

新美劇推薦:《血疫》“死亡率高達90%的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

《血疫》劇照

即使如《血疫》的原著中所寫的那樣:

“從一定意義上說,地球正在啟動對人類的免疫反應。它開始對人類這種寄生生物做出反應,人類的泛濫彷彿感染,混凝土的壞死點遍佈全球,歐洲、日本和美國猶如癌症的爛肉,擠滿了不停複製的靈長類動物,人類群落無限擴張和蔓延,很可能會給生物圈帶來大滅絕。也許生物圈並不“喜歡”容納五十億人類。”

但我們依然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