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妨多留一個“心眼”

常言說:“做學問難,做人更難”。做人是一種大學問,不長“心眼”的人永遠是別人算計的對象。

人生世事無常,人際關係錯綜複雜,“心眼”對一個人來說並非壞事。為人處事方面不多動動腦子,不多想想法子不可能處理好人際關係。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常用“使心眼”這樣的詞,來形容一些人的動機不純,以至於心眼、心機、心計給人留下貶義的形象。其實,“心眼”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必須具備的智商,必須注重的心理細節。

做人不妨多留一個“心眼”


0 1

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社會本身就是利益與利益的相互牽制,有君子,也有小人。我們身邊總有一些未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一不小心就會被小人所陷害或者陷入他們的圈套。對待他們除了小心做人外,就是要多長個“心眼”!

李偉是一個大學生,為了補貼生活,他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當他完成第一份家教工作時,對方給了他500元,因為這是第一次賺錢,他很興奮,拿了錢後就轉身走了。

在回學校的路上,他想用這筆錢給室友買些小禮物,分享一下第一次花自己賺來錢的味道,但在店裡卻被老闆告之為假幣。當時李偉心情很難受,責怪自己錯心大意而受騙,現在找對方理論也未必說得清楚。

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一個人在極度興奮,忘乎所以時,也是最容易讓小人乘虛而入的時候。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太得意,應該謹慎做事,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而取得最後的成功。

做人不妨多留一個“心眼”


0 2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如果你的老闆或上司對你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你需要多個“心眼”小心應付。

當你遇到的領導氣量小時,不妨行事說話更謹慎些,不要讓老闆多操心,儘量把功勞往他臉上貼,讓他覺得自己是個聰明睿智的人。

當你碰上喜歡阿諛奉承的領導時,不妨學學如何說好聽話,有時“拍馬屁”也是一門藝術。

當你遇到人品有問題,心理陰暗的領導時,不妨學著做事留一手,必要時留下證據,變被動為主動。

做人要知道: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者有之人、陽奉陰違、兩面三刀者有之人處處皆有。

社會是一個巨大的關係網,人要想在社會中混飯吃,就必須學會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多長個“心眼”,少一些稜角,多一些圓潤通達,在各種情況下都能自如應對,左右逢源。

做人不妨多留一個“心眼”


0 3

當然“心眼”並不僅僅是“心機”,“心計”等等,它還包括如何思考,遇事如何比別人多想一些。因此,一個人要多留些“心眼",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游刃有餘。

張煜一個採礦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被分配到一個縣煤礦廠工作。幾年後,煤礦廠瀕臨倒閉,張煜準備辭別親戚到外地打工去。碰巧有一天,他在親戚家看到一張包著一袋東西的廢報紙,裡面有一篇文章與他所在的縣有關,於是便拿回家詳細閱讀。

這篇文章講述了這個縣的新任領導重視人才,提拔了一批年輕的科技人才的故事,其中包括一位去深圳工作的食品專業人才,只是給縣委領導寫了一份自薦書,就被召回並提拔為縣麻雞研究所所長。

而小李畢業於煤炭學院,在全國各地發表過數十篇文章,於是他也給縣委領導寫了一封推薦信。後來,他被調到縣廣播電臺擔任編輯,三個月後,調到縣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報道工作,成為一名公務員。

在宣傳部工作期間,他勤奮好學,閱讀了大量經濟理論專著,為全國各類報刊撰寫經濟理論文章,成為新聞報刊界知名撰稿人。後來又有四家新聞機構向他發出邀請,他選擇了其中一家成為專職記者,加上一些業餘撰稿的稿費,收入數額相當可觀。

生活是一個萬花筒,透過筒孔,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軀,看到別人的形象,看到處處的機會和陷阱。

人生如棋局,機會如棋子,所以我們不能光靠卒子過河般亦步亦趨,還要讓卒子各顯神通;不僅要在你的“心眼”中把握每一個棋子的潛能,還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只有這樣你才能處處取得先機,事事贏得勝算。

0 4

對於剛進入社會工作不久、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常常會被他人利用而不自知,如何多留個“心眼”儘量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我大致羅列了四點建議供您參考:

1、要劃清責任界限。當別人有困難時,適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是應該的。但要想清楚這樣做的後果,你不能什麼事都無條件地承擔一切,這一點要想清楚。

2、辨別真偽。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與各種人打交道,要善於辨認,能夠從身邊人的言行中辨別真偽。否則,被虛假的現象所迷惑,良莠不識,就會在不經意間被別人所利用,悔之莫及。

3、別亂管閒事。管閒事與管所應當管的事最大的區別是對方願意接受的程度有所不同。生活中,很多人被盲目的“熱情”所驅使,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或該管什麼,過度的“熱情”往往是人們所避之唯恐不及的。

4、留存證據痕跡。工作中,通常有很多工作需要通過網絡傳遞,這時最好是用公司的企業郵箱來傳遞,紙面文件的交接傳遞,也最好做個備忘錄,避免文件丟失大家各持己見,傻傻分不清。

人生世事無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說話做事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謹防被人算計。在人際交往中多長個“心眼”,少一些稜角,多一些圓潤通達,在各種情況下都能自如應對,左右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