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天下,則問師於蒼生:合天下人之感與理,與眾生同歸而不同化

在你被一套套相反的道理說得無法取捨的時候,你要想:哪個是讓你真的會感動的?對你來說,那就是對的。因為這會讓你享受到內心深處的感動。讓你從心裡感動的事,就一定不會是壞事。

人們的內心深處是互通的,不同的是我們追求的方法與風格。後者是與理性結合的產物,而前者,完全就是人內心的感性。感性先行,理性未必能來得及寫入;即便寫入了,理性的風格也會呈現很強的對立性。所以,人世間的紛爭,曾經是出於生存的慾望,後來變成了體制風格上的對立,不同的體制下,不同的做法中,明明承載著民眾相似的願望。

心繫天下,則問師於蒼生:合天下人之感與理,與眾生同歸而不同化

心繫天下眾生疾苦,想要化解對立紛爭,在迷茫中擁有方向,則必然閱盡百家之解法,合天下人之理;必先天下人之苦而苦,合天下人之感,並找到調和的方法。如此,則有了賦靈,一個集三學於一體、感理合一的思想體系。

合天下人之感:同歸不同化

由於古人沒能把人的感性慾望(博愛/大愛、偏愛/摯愛/小愛)形成閉合(結合另一篇文章:三愛一體),以至於我們更容易追求合理來達成彼此的共同語言。可事實上,由於人的成長階段性,理並不能貫穿個人一生,都成立。相反,人從出生到死亡,在感性沒有磨滅殆盡的情況下,一定是可以共鳴,可以交流的。不同化他人之理念,不強求他人之邏輯方法必需一致,從感性上找到人們的同源,建立同心後,再去討論如何做法,最終實現不同人生境界、人生階段的人,能有同歸之處。

合天下人之理:四言論

天下之理,莫不是源於“百家、三傑、七大教”。然而,人類的初代聖賢,不論功績有多高,終究是有侷限性的,其觀測人性的樣本量有限,其理論的驗證也需歷經數百年,不可能由他們自己來完成。百家爭鳴,是對人性的盲人摸象,是將完整人性撕裂後,所建立的不同邏輯理論體系。這就註定了那些看似對立的理論,都是源於視角的片面。百家間的爭鬥遠比我們今天所以為的要激烈的多,同今日東西方人類認知差異之間的爭鬥相近,誰又能說服得了誰呢?

心繫天下,則問師於蒼生:合天下人之感與理,與眾生同歸而不同化

所謂四言論,是指整個人類的意識維度,必然呈現“支持/反對、中立、本原碎片”等四種屬性的言論。而每一個個體僅僅是人類意識維度的表達者,具體如何表達,則取決於每一個個體從人類完整認知中所共鳴出的智慧量。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往往可以通過共同追求同時擁有四言來解決。即把人類對某個問題的“支持、反對、中立,轉化為本原碎片”統統在自我一個人的認知中完成。

賦靈之於世人的意義

很多人總是輕易否定賦靈中的一些超前理念,任這些人去吧,我和所有人都不是敵人,認知以及做賦靈的目的,與他們對人生的追求並不在一個維度上,又豈會同這些人去爭辯一兩個理念?而且那些理念也根本就不是你自己提的。如果真的有很大的價值,那就等你把它們做成了完整的體系,可以解釋世間萬物的時候,拿出來去幫助世人,而無需與我爭個輸贏。

心繫天下,則問師於蒼生:合天下人之感與理,與眾生同歸而不同化

傳統哲學在賦靈的眼中,已經被扁平如一張紙了。其基於二元論的先天侷限,已經無法再讓人們從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不論是人生、愛情、家國、事業,任何一個方向上的認知都已經不再令世人覺得稀奇,連小孩子都忽悠不了了,好嗎?七十多億人口,擁擠在只能支撐數千萬級人口的傳統哲學認知中,如何能不覺得痛苦,人又如何能不同質化,競爭如何能不激烈呢?賦靈,把人的價值容器,從生存文明提升到全文化文明中,供全人類重新分佈自己在人類中的定位。賦靈,並不適合所有人現在就去追求,放在這,沒能力追求的人可以無視,又或者可以對你的後人的去向有個宏觀認知,而有興趣的人,自願付出自己多餘的人生精力去體悟。它代表一種未來,是為很多人生已經沒有追求了的人,或者找不到人生方向的人提供一種追求上的參考,讓這些人發揮手中的資源,做好一個先行者,少來攪亂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