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特別害怕他們在我耳邊說“我老了”

​我今年24歲,我的媽媽46歲,爸爸52歲。

​我開始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年紀,也不願意透露父母的年級,因為我每長大一歲,父母就跟著老一歲,我不願意承認他們已經慢慢變成“中老年人”。

​ ​小時候總以為我永遠不會長大,他們永遠不會老去,我會一直是那個被他們抱在懷裡的懵懂小孩,能夠永遠在他們身邊胡鬧撒嬌。可到了現在我不得不承認,人總歸老去,他們不再是那麼的年輕力壯,年輕這個詞也離他們越來越遠。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特別害怕他們在我耳邊說“我老了”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公式:假如你的父母現在50歲,父母剩下40年的壽命,並且你沒有跟父母同住,那麼,你每年見到父母的時間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的時間大概12個小時,

所以:

​ ​ ​40年*6天*12小時=2880小時

​ 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只剩120天。

​我們總以為自己還年輕,父母也不會老去,那些想為他們做的是也被無限期的擱置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特別害怕他們在我耳邊說“我老了”


​最近在看《少年派》這部電視劇的時候,被劇中的一個橋段感動了:林大為畫了一張圖,圖上全是小格子,接著對林妙妙說,假如人的一生只能活75歲,我和你媽已經46歲了,同時劃掉了圖上一半多的格子,又算了算林妙妙上完大學後工作了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又劃掉了一大半的格子,看著圖上僅剩下的幾個格子說“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一家人朝夕相處的日子其實並不多,與其是說我們陪你,不如說是讓你多陪陪我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特別害怕他們在我耳邊說“我老了”


​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最拍我們受傷的人,最想看到我們的臉和聽到我們聲音的人。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裡就寫過,“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邊,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跟它說話,去討好它,體貼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特別害怕他們在我耳邊說“我老了”


​其實所謂的孝順,就是做好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些事情是需要立刻去做的

​不是明天,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