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促使家居賣場閉店,行業重新洗牌,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王傑家居思維導語:2020年開局的新冠肺炎,讓線下市場遭受重創,越來越多的廠家和經銷商逃離線下賣場,主打線上或者網店等。賣場嚴重飽和、廠家無法賦能經銷商、渠道多元、消費者習慣改變,這些都是加速經銷商離場、賣場關閉的原因,“疫情”只是壓倒家居賣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促使家居賣場閉店,行業重新洗牌,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一、家居賣場的巔峰時刻

1、居然之家

2019年的居然之家重組後,於12月26日上市,居然新零售將實現百貨、購物中心、商超業態與家居零售業態的跨界融合,並結合居然新零售及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經驗實現業態轉型升級,進一步推進居然新零售線上線下的融合。

採取家居賣場與購物中心雙輪驅動,同時向三四線城市進行渠道下沉,加快推進大家居與大消費的融合,不光是想做家居行業的老大,還想成為大消費行業裡有話語權的頭部品牌。

居然之家上市後,全國開業門店總數已達373家,簽約門店總數達651家,覆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此時的居然之家,正野心勃勃,以積極的姿態,卓越的居然速度,朝著“千店千億”大夢想衝刺,這不僅給家居賣場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2、紅星美凱龍

在實體門店集體發展受困的大環境下,紅星美凱龍業績猛增,與其和騰訊合作後推出的IMP智慧營銷平臺有莫大的關係。很明顯,通過技術“觸網”的紅星美凱龍,抓對了“家居新零售”這一方向,取得了新的突破。

2019年5月15日,越戰越勇的紅星美凱龍再次發力互聯網打法,通過發行的債券,讓互聯網巨頭阿里入局,這樣就可以被阿里持有的物流力、流量池、技術力等資力深度賦能,進而更有效地推動企業流量入口的全面連接、線上線下的打通、門店的智慧化、購物形式的多元化等方面的進程,相信紅星美凱龍的銷量會有新的突破,轉型週期也會有所縮短。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了 87 家自營商場、250 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12家家居商場,此外,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開業 44 個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 428 家家居建材店及產業街。其經營的自營商場和委管商場,覆蓋全國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商場總經營面積1997多萬平方米。

對於2020年,其將通過線上、線下充分互動,持續把紅星美凱龍商場打造為超級流量場,成為一個以用戶為核心、擁有多元消費場景、消費體驗一流的新型門店。

“動靜皆宜,文武雙全”,“家居雙雄”的形象躍然紙上。紅星美凱龍與居然之家,一動一靜、一文一武,支撐起中國家居建材業賣場的半壁江山。


疫情促使家居賣場閉店,行業重新洗牌,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二、疫情下的家居明星賣場,也是度日如年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封城、宅家、閉店,往年熱火朝天的節後家居賣場,一下子人煙稀少,更甚至是荒無人煙。

天津、山西某賣場接連犯錯,遭通報、查封”、“賣場漲租,經銷商加速離場,到底誰更煎熬?”、“震驚!居然之家將關閉長沙第一家分店!家居賣場倒閉是常態?”等等,一時之間,家居賣場的負面消息不斷,充斥著各大新聞媒體。

居然之家的種種“危機”,進一步凸顯了當前家居賣場的緊急形勢。3月25日,長沙居然之家家居建材營銷公司發佈閉店公告稱,因受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加之經營虧損嚴重,經慎重研究決定終止居然之家長沙金源店的經營。然而,這不是居然之家的第一次危機,早在315時,居然之家合肥北城店的商戶就透露,整個商場在3月15日當天,進店量連100都不到!


疫情促使家居賣場閉店,行業重新洗牌,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不僅是居然之家這樣的高端賣場,各地區域的家居建材市場也在面臨店鋪大量控制。事實上,早在居然之家閉店之前,北京就有兩家老牌的家居建材市場關停,一家是知名的愛家家居,一家是位於西南三環附近的玉泉營家居燈具體驗館。

此外,西安一建材賣場在其最近的續租交款通知單中上調了租金標準,有商鋪租金漲幅達20%以上。多名商戶對漲租行為表示不滿,其中160多商戶於3月24日集體關門罷市。

一位塗料經銷商介紹,其所在的建材市場已經有20年曆史,在當地算是成熟的市場,前幾年生意好的時候,市場裡一個20平米的店鋪,轉讓費都炒到50萬以上。這兩年情勢急轉直下,今年已經出現店鋪空置、無法租出去了,鋪面招租隨處可見。

與去年家居賣場的攻城拔寨不同,疫情下,家居賣場接二連三的關閉,難道疫情加速了賣場“泡沫”的破裂?


疫情促使家居賣場閉店,行業重新洗牌,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三、家居賣場早已飽和,疫情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座地級小城市,按分類來說至少得五線、六線以後了,竟然連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這樣的大型家居賣場都齊全,加上不少本地的家居賣場,粗略估計總面積有數十萬平方米。

西部的一座小縣城,人口不過十來萬,也擁有紅星美凱龍這樣的連鎖大賣場和無數本土家居賣場。家居賣場的“過飽和”,已經從一、二線大城市,蔓延到了四、五、六線中小城市甚至小縣城。

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BHEI指數的發佈一定程度上提醒中小型家居賣場從業者要改變經營方式和服務理念,否則很難突出重圍。

去年賣場退租部分大多為二、三線品牌,一線品牌由於自身的品牌價值以及營銷能力強等退租率較低,佔到一成多。

從品類上來說,瓷磚退租率最高,其次是歐美傢俱和衛浴,而軟裝、定製類退租率最低。這說明精裝房、整裝等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其次,消費風格也帶來巨大的變化。

總的來說,賣場嚴重飽和、廠家無法賦能經銷商、渠道多元、消費者習慣改變,這些都是加速經銷商離場、賣場關閉的原因,“疫情”只是壓倒家居賣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促使家居賣場閉店,行業重新洗牌,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四、置之死地而後生

疫情下的家居賣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會在這場時局中成為新的英雄?昔日的英雄又會否因這時局而倒下?

太多的不確定性,讓中國家居賣場行業一面陷於至暗時刻,另一面又會鉚足了勁,向陽而生。

家居消費是剛需,暫時被抑制,但並不會消失,疫情之下是市場嚴冬,只有深挖洞廣積糧,才能等到萬物復甦的時候,真正贏得市場。

市場競爭是發展的調製器,優勝劣汰是發展的規律,行業整合是優化產品,讓我們一起見證更好的家居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