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人類最初衡量時間的方法,就是觀察自然世界的週期。他們用朝暮之間和季節之間的變化模式來製作日曆。後來出現了更精確的計時方法,比如日晷、機械鐘,讓計時變得更方便。但是,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呢?時間究竟是真正存在的一個物體,還是一個只在我們大腦中存在的概念?

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乍看之下,答案似乎很明顯:時間當然是存在的;它時時刻刻在我們周圍流逝著,很難想象宇宙沒了時間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是,我們對時間的理解因為愛因斯坦而變得複雜了。根據他的相對論,每個人都會經歷時間的流逝,但是時間流逝的速度隨著場合的不同而變化。比如,速度接近光速的人或者繞著巨大黑洞打轉的人。

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愛因斯坦解決了時間可塑性的問題,他把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定義了時空的概念。時空可以轉彎,但它表現得一致且可預測。愛因斯坦的理論似乎證實,時間是貫穿在宇宙的結構中的。但是有一個重要問題是它沒能完全解決的:為什麼我們在空間裡可以往任何方向移動,在時間裡卻只能往一個方向移動呢?不管我們做什麼,過去永遠都已經成了過去。這個現象叫做“時間之箭”。

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把一滴食用色素滴進一杯水,我們本能地就知道色素會從那一滴裡滲透出來,最終把整杯水染色。想象一下相反的情況發生。我們會意識到,時間正在往反方向進行。在我們這個宇宙中,食用色素會在水中擴散,而不會聚集在一起。這個原理在物理學中叫做熱力學第二定律:每個系統會隨時間失去秩序,或者說系統的熵會增加。我們宇宙中的系統會從有秩序變得無秩序。正是宇宙的這個屬性,定義了時間之箭的方向。那麼,既然時間是個如此基本的屬性,它就應該出現在形容宇宙的最基礎方程式中,不是嗎?

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目前,物理學由兩套方程式控制著。廣義相對論形容的是巨大物體的行為,量子物理學解釋的是微小物體的行為。理論物理學這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大目標之一,就是把兩者協調起來,形成一個根本的“萬物理論”。已經有許多人嘗試這麼做,卻沒有一個理論已被證實,而且它們處理時間的方法都不一樣。

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奇怪的是,有一個叫做惠勒-德維特方程式的理論,居然不把時間包含在內。就像所有萬物理論一樣,這個方程式只是猜測而已。但是,作為思想實驗,如果這類不包含時間的方程式正確的話,是不是代表時間在最根本層面上是不存在的呢?我們是不是因為對宇宙的感知受到限制,才會產生時間的幻覺?我們目前仍不清楚,但是這種想法可能是錯誤的。與其探討時間是不是基本屬性,倒不如探討它是不是湧現性屬性。湧現性屬性不存在於一個系統的個別部分,但是它存在於該系統的整體。個別水分子是不會產生潮汐的,但整個海洋會有潮汐。一部電影呈現時間流逝的方法,就是利用一系列靜止圖像,而這些圖像之間似乎有著流通、持續的變化。如果圖像的翻看速度夠快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從靜止圖像的順序感測出時間的流逝。

時間是物體嗎?對於時間而言,我們衡量的到底是什麼?


電影中的個別畫面都不會變化,而且也不包含時間的流逝。但是時間的屬性來自於一系列畫面之間的串連。電影中的動作是真實的,但也是虛幻的。在物理學上,時間是不是同樣也是幻覺呢?物理學家還在探討這類問題,要得到完整的解釋,還要等上很久,至少以目前來看是這樣。如果喜歡小編的內容,可以點贊評論轉發呦,您的評價就是我的動力。(版權申明: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