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三種境界,授人以魚、授人以漁、啟迪人生,您是哪一種?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好的教育、好的學校,歸根到底離不開好的教師,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古往今來的教學思想一直如此,老師教授學生,從而真正的達到讓學生不斷成長、成材,這才是作為老師最高的境界。而往往現實真正能夠做到授人以漁並讓學生反悟知識的教師卻比較少,這也取決於教師自身的素養和教學方法。

教師的三種境界,授人以魚、授人以漁、啟迪人生,您是哪一種?

正如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筆者以為,教師育人水平的高低大抵也分為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授人以魚,即傳道授業、傳授知識。平庸的老師都在不斷的說教,他們遵循教案,循規蹈矩的按照課本宣講,將已經總結好的知識教給學生,他們每天勤懇教書,沒有更多技巧和創新,只要將知識講出來,學生聽清楚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

教師的三種境界,授人以魚、授人以漁、啟迪人生,您是哪一種?

第二重境界,授人以漁,即授業解惑、舉一反三。好的教師不斷的反思、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僅能夠解題,還能夠找到解題的思路。授人以魚如果給了學生一杯水,那麼好的教師就教給了學生尋找水源的方法,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方法,不斷內化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從而做到真正的“舉一反三”。

第三重境界,啟迪人生,傳播智慧。教師最基本的角色是傳授知識給學生,而除此之外偉大的教師重在育人,即在啟迪智慧的同時讓學生得到更多的人生啟迪,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學生,讓他們獲得做人與做學問的雙豐收,激烈學生去學習知識,去不斷成長。

這樣的教學,是教師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崇高的教育信仰注入到學生的教授當中,他們以人育人,不斷地激勵讓每一個學生保持學習的濃厚熱情,不斷地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和探索之心,不斷地引導著每一個個體生命的覺醒並踏上自我成長之路,這樣的老師是充滿智慧的,他們尊重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能夠更加的自信陽光、愛學樂學,讓他們可以生活的更快樂!

教師的三種境界,授人以魚、授人以漁、啟迪人生,您是哪一種?

因此,正如威廉·亞瑟·沃德說:“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好教師演示知識,偉大的教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一位卓越的教師無疑是一位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師,他們不僅傳授知識,還創造奇蹟,他們在工作中滿懷熱情,勇於創新,不斷探索教學的新知識和新方法,他們不僅因作為教師而快樂,更加為這份職業感覺自豪、滿足與幸福。

教師作為教育之本,不應該因循守舊,而應該不斷學習、反思、實踐,因為只有用創新的、與時俱進的思想去面對工作,才能尋找到正確的方向,才能走向卓越教師的第三重境界,才能在平凡之中獲取不平凡的感悟,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