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違背了互聯網經濟這條鐵律,瑞幸、ofo、樂視們註定失敗

解讀市場而非聽天由命,洞察趨勢,奪得先機,解讀市場報告,慧眼帶你發現報告中最具價值的內容。文末有粉絲福利,關注小編,領取200份2020最新行業數據報告!

因為他們違背了互聯網經濟這條鐵律,瑞幸、ofo、樂視們註定失敗

4月2日晚,瑞幸咖啡突然發佈公告稱,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內部業績造假問題,並指首席運營官劉劍和部分員工偽造業績22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瑞幸咖啡股價暴跌超過80%。

因為他們違背了互聯網經濟這條鐵律,瑞幸、ofo、樂視們註定失敗

以誠信為基石的美股市場,造假的後果極其嚴重。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安然事件,這個曾經財富500強排名第7的公司,因為財務造假,向投資者虛構一個商業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故事,結果付出了慘重的損失。

安然公司最終被美國證監會罰款5億美元,股票停止交易,公司破產,賠償投資者七十多億美元。包括公司CEO在內的幾十人被提起刑事訴訟。涉入安然公司造假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多家投行,都付出了鉅額賠償。

安然曾經的一幕,很可能在瑞幸身上重演。美國已有多家律所對瑞幸咖啡提起集團訴訟,瑞幸面臨鉅額索賠。此外,刑事訴訟、行政執法起訴以及鉅額罰單,都可能已經在路上,這些都將是瑞幸難以承受之重。

瑞幸不止面臨來自境外的追責。按照剛實施的新《證券法》。“在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這意味著,買入瑞幸咖啡的境內投資者,如果因為被造假誤導產生損失,瑞幸咖啡將可能在國內被追究法律責任。

縱觀中國公司的發展歷史,效法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公司瑞幸不是第一家,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可是有的成功失敗了,有的失敗了,最典型的莫過於小黃車ofo,提出生態化反的樂。這些公司甚至都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按照互聯網行業猶太效應的規律,這些企業本可以快速鞏固自己的行業地位,然後通過壟斷市場獲取鉅額利潤,但事情卻向相反的發展的的方向發展。這些企業最終失敗都是違背了互聯網經濟的一條鐵律:摩爾定律。這是由因特爾公司創始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句話說就是,互聯網企業運營的運營成本是遞減的。企業規模越大,市場份額越高,邊際成本趨零的。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背後的規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美團、今日頭條這些企業能夠發展為行業巨頭無不遵守的互聯網經濟的一些基本定律。除了摩爾定律,還有長尾理論、猶太效應。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如今的互聯網行業巨頭和瑞幸、ofo、樂視這些公司發展歷程相似,市場規模也做到了第一,但本質上的區別就是在於成本控制。

這些公司的發展模式都是:發現一個新需求——引入風險投資——迅速推出產品——通過補貼市場份額——融資上市收回投資,創業者和風險投資獲取鉅額利潤。如果站在創業者和風投機構角度看,這沒有任何問題。但佔到公司的角度看,瑞幸這些公司事根本發展不下去。

BAT、TMD這些公司能夠成功的模式是一樣。開發出市場需要的產品以後,通過融資快速佔領市場,把市場份額提升到50%以上,互聯網經濟的猶太效應,當一個企業的市場份額做到第一時,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直到達到80%,剩下的市場份額有行業其他企業佔領。互聯網行業由於摩爾定律的存在,企業的經營成本會不斷下降,企業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發展到最後企業維護一個新客戶的成本幾乎為零。由於用戶習慣的養成,用戶的轉移成本會變高,因此對平臺的忠誠度和粘性很高,企業就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實現盈利,保證公司正常經營下去。

瑞幸、ofo和樂視這些企業也想模仿互聯網巨頭,但他們進入的領域是不符合這些互聯網定律的。尤其是邊際成本不會遞減,這就造成企業規模越大,成本越高,一旦企業的市場補貼力度下降,市場份額也會隨之下降,銷售額也會下降,風投機構重新評估企業估值,創業公司為了維持企業估值,只能通過數據造假的方式維護高銷售額和利潤,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任何一個企業想要長久的發展下去,一定要能為社會創造價值,通過造假的方式或許可以獲得一時的成功,但遲早紙包不住火的。其中犧牲掉的不只是利益,還有誠信。

轉發文章,關注小編,私信領取200份2020最新行業數據報告!

因為他們違背了互聯網經濟這條鐵律,瑞幸、ofo、樂視們註定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