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以“四度”攻堅人才隊伍建設

山東理工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人才興魯”行動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首要工程”,成立工作專班,深入推進人才優先戰略,以人才政策有高度、人才措施有力度、人才引進有氣度、人才服務有溫度的“四度”工作舉措,攻堅人才隊伍建設,為促進事業高質量發展匯聚人才力量。

持續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做到人才政策有高度。學校圍繞“人才興魯”32條,結合工作實際,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一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為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學校創新完善人才政策制度體系,建立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大力引進各層次人次。二是對標國家級、省部級青年人才工程評選辦法,研究制定《稷下青年學者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探索和建立學校青年拔尖人才的引育路徑,升級打造青年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提升我校青年引育人才水平。三是圍繞人才聚集高地制定相關政策制度,分解落實“人才興魯”32條,努力構建全類別、全方位、全週期的高效制度體系。四是不斷完善各層次人才考核制度,發揮各類人才作用,激發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五是研究制定出臺《引進高層次人才公開招聘實施辦法》,簡化規範高層次人才引進程序,落實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放權試點工作。六是實施校內“雙百工程”升級版方案,對引進的業績突出、緊缺急需人才直接納入“雙百工程”支持,建立入選校內人才工程“直通車”制度。

持續創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做到人才措施有力度。學校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發揮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為重點,持續創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是建立引育人才目標任務導向,完善年度人才隊伍建設關鍵指標評價辦法,不斷壓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二是堅持引進人才情況通報和追責制度,建立人才引進和服務激勵機制,激發用人單位引育人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採取跟蹤緊盯措施,建立引進人才進展情況一週一報督辦制度,及時掌握擬引進人才動向,及時提醒擬引進人才有關事項辦理節點,及時為擬引進人才提供各環節服務。四是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式、積極行動、提前謀劃、主動作為,迅速形成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人才引進模式,做到人才引進與疫情防控“兩不誤”。

持續強化高層次人才引進,做到人才引進有氣度。學校在引進人才過程中,用創造性手段落實“首要工程”攻堅,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一是積極發揮網絡、中介、微信等媒體作用,加大學校人才政策宣傳力度。二是積極組織參加山東省“名校直通車”、中國教育在線、工信部等組織的人才視頻招聘會,對前期對接好的人才,視頻招聘會現場組織考察面試。目前學校已研究通過三批114名擬引進博士,與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增長。四是積極對接傑青、青年千人人選,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繼續全球公開招聘學院院長。

持續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做到人才服務有溫度。學校堅持帶著誠意和雅量去做人才工作,以求更好地體現人才服務的溫度。一是落實黨委常委聯繫專家制度,各級領導幹部當好人才“後勤服務員”和“政治指導員”,發揮黨組織關心服務、凝聚激勵、政治引領作用。黨委常委積極對接聯繫學院高層次人才,每學期至少聯繫一次,同時黨委常委發揮人脈資源,為聯繫學院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二是落實學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高層次人才協調服務小組成員單位責任,細化責任分工,建立服務事項清單,讓服務提前介入,爭取做到少跑路、一次辦好,個別事項建立容缺受理機制,持續推進人才和人才服務工作。三是加強交流培訓,提升人才服務專員(人才秘書)服務水平,發揮其在引進人才、人才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深入瞭解人才需求,著力解決人才後顧之憂。四是深化校城融合人才共建共享合作機制,協調處理人才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學等事宜,讓人才放心安心舒心。積極與學校駐地職能部門聯繫協作,利用好地方政策,擴大合作,推進一人雙崗、人才交流平臺等工作,為吸引和發揮人才作用提供便利和平臺。五是彙編高層次人才服務指南,將山東省、淄博市、學校有關人才服務事項編寫成指南,為高層次人才和新進人才提供便捷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