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代理機構電子化系統:一個目標四大考慮

上次我談到:如果以“知”代表信息和數據,以“行”表示對信息的處理和反饋,那麼,適合招標代理機構的電子化系統應該是一個“知行合一”的基於互聯網的平臺;它將帶來的理想狀態應該是:以知促行、以知助行、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這次應廣東省招標投標協會邀請,向協會成員單位介紹了我關於電子化招投標系統的一些新的思考。上次的公眾號發文時,提及有招標投標協會邀請我去講電子招投標。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有人打電話到我辦公室,瞭解哪家協會,希望也能去聽我演講。於是,我想在此把演講的部分內容在此公佈,以滿足大家的願望。

招標代理機構電子化系統:一個目標四大考慮

據我所知,很多招標代理機構,包括一些製造業企業,都已經開發建設了自己的電子化招標採購系統。也許在建設之初,並沒有很清晰地要建成“知行合一”的平臺,但系統成型之後,看起來也是有上述“知行合一”的影子若隱若現在其中。由此可見,他們對於“電子招標採購系統要‘知行合一’”是不僅有認知,也是很認可的。只不過他們也逐漸發現,自建的電子化系統存在缺憾;例如功能不完整,既有某個功能不完整,也有總體功能不齊全;還有的是現有的功能和流程,與具體的業務實踐有了偏差。但是,最讓他們不爽的是,如果要補齊這些缺少的功能、或是調整流程使之與具體的業務實踐相匹配,困難很大。據我觀察,這其中的原因是,這些系統的建設遵循的是軟件思維,換言之,他們把電子化系統的建設視同軟件系統來建設。

多年以前,我曾在中國招標投標協會舉辦的論壇上就提出,要用互聯網思維,而不是軟件思維來打造電子化招標投標系統。為說明軟件思維和互聯網思維對最終產品的影響,我以手機短信和微信兩款產品來比喻——手機短信視為軟件產品,微信視為互聯網產品,二者都起步於即時通訊工具。但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那次演講的內容受到招投標業內的認可。中航技國家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的主要領導在一次接受《招標採購管理》雜誌(2017年第4期)的採訪中就對這一比喻表達了“非常認同”的意思。

招標代理機構電子化系統:一個目標四大考慮

《招標採購管理》2017年第4期

軟件思維之所以有其嚴重的弊端,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軟件開發,先做需求調查;而所有的需求的依據,都是“過去時”。即使負責調查和設計的責任人具有前瞻性,但也不可能對將來做出準確的、完整的預判。例如,本單位的工作機制,審批流程,組織架構等等,都可能發生不曾預料的變化。還有,外部環境的變化。招標投標工作必須嚴格遵循法律法規。電子化系統也曾被人認為是助力法律法規落地的利器。但是,法律法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管是本單位內部的變化,還是法律法規的修訂,電子化系統必須隨之跟進。但是軟件思維打造的系統往往讓人有心無力,鞭長莫及的感覺。

造成系統落後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互聯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原來建設系統時所選用的技術被淘汰了,或者是對外銜接的公共平臺和交易平臺或監督平臺採用了新技術,使得數據傳輸有了新的不便甚至困難重重。

用軟件思維或方式來打造電子化系統,有人稱之為,整個系統的代碼“寫死了”。這好比家裝工程,把所有的傢俱都按照以往的起居習慣和自己的愛好,結合對房子的風格和佈局,一次成型,裝修到位。沒有或很少可移動的傢俱。整個家裝是交鑰匙工程。完工之後美觀、整齊、有序是做到了,自己的習慣和愛好也滿足了。

但是,起居習慣和愛好是依過去而定的,然而人是會變的。當你對家裝的風格和佈局產生審美疲勞,或是想添加或減少某些傢俱用品時,就會有一種有心無力,甚至無可奈何的挫敗感。很多招標代理機構建設電子化系統,通常也是作為“交鑰匙工程”外包給軟件公司。軟件公司通常按照工時報價,如雙方商定包含建成之後的維護,必定還有一筆維護費用。但是,不可能包括因發展和變化需要對系統進行改造的費用,因為發展和變化不可預測,更不可能依此商定所需的費用。更令人無奈的是,即使系統的使用方(也是擁有方)有決心推倒重建,原來的軟件公司也不一定還在經營,即使還繼續經營,也不一定有意願再一次承接建設系統的項目。

所以我說:用軟件思維打造電子化招標投標系統,建成之日,便是落後之始。“始”,就是因為建成之後,變化隨之逐漸出現;系統還能用,但開始越來越不能滿足需求了。其結果也是可以想象的。

根據我的瞭解和歸納總結,招標代理機構適用的電子化招標採購系統,大體有四大考慮:

一、在功能上,應該是適用、易用。適用就是功能符合招標代理機構主要的項目和標的物的特點,同時滿足所有參與方協同作業;不同的招標代理機構對具體功能的需求存在明顯的差異。易用就是界面友好、體驗良好;最理想的是可以無師自通,無需特意安排勞民傷財的培訓。

二、在版本上,能夠根據變化升級迭代,與時俱進,無論是法律法規的修訂,信息技術的發展,還是對接平臺的升級,都能夠及時應對,保證系統不落後。

三、運行維護方面,有維護人員稱職且安心於本職工作。

四、性價比方面,希望投入少、上線快,運行穩。

以上四大考慮,最終都服務於一個目標,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經營效率。

招標代理機構對於電子化系統的要求和考慮,不管有多少,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電子化系統要幫助企業提高工作效率,最終提高經營效益。無助於這一根本目標的實現的電子化系統,無論採用了什麼先進技術,不管是有多玄的先進理念,都是誤人誤己的。這些都是我們曾經有過的教訓。正是這些挫折和教訓讓我們變得聰明起來。

關於系統維護人員,我還觀察到,互聯網技術人員的特點是,在工作上要從事主流業務,且必須有一定的挑戰性,以保證自己的技術水平有提高的空間。但是在招標代理機構中,互聯網技術人員從事的是輔助工作,並非公司的主營業務。系統在建設期內,他們有可能專注於應對開發建設中的挑戰而充滿鬥志,但建成之後,工作對他們來說會變得無趣,他們的危機感就會一日勝於一日地疊加。這種危機感是擔心自己的技術能力在退步。當互聯網技術人員還是有點供不應求的今天,他們從招標代理機構出走,投身互聯網公司,也就是可以預見的事了。這一點,也是招標代理公司需要審慎考慮的。

我們的願景是打造一個有價值的企業。所謂有價值,首先是“產品對用戶有價值”。電子化的招標採購系統,首先要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達到提高經營效益的結果。唯有如此,才是一個有價值的電子化系統。同時,我們找到了打造與時俱進的電子化招標採購系統的途徑,可以滿足招標代理機構隨時更新組織架構、工作流程,以及增減系統功能的需求。具體來說,招標代理機構和採購企業都可以很方便地從“隆道雲”上,按需選用功能,搭建自己適用的電子化系統。而剩下的迭代升級、運行維護,都由我們全包;像這樣的系統,必定是投入少,上線快,運行穩。

以上,是我在廣東省招標投標協會發言的部分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