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最近一前一後發生了兩個熱點新聞,讓我們一一回顧一下。

其一是童模妞妞被打事件,被爆出的是一段視頻,穿著漂亮衣服的妞妞彎腰放下提包,卻被身後身穿牛仔褲和白色T恤的女子猛踹一腳,後被正是童模妞妞當天正在為某家淘寶電商街拍,而打人者正是妞妞的母親。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並引發熱議,妞妞的母親也發表了道歉信,稱是因為天快黑了,妞妞往馬路上跑,怕孩子出危險,一時焦急才踢上去的。但視頻片段與她所聲稱的“往馬路上跑”明顯不符,並且在之後網友扒出了更多她毆打妞妞的照片。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而更讓人揪心的是,在這件事持續發酵之後,妞妞的母親更多的不是為打妞妞感到悔恨,而是為妞妞很難再接到工作失望。我們很難想象,年紀尚小的妞妞在未來的日子裡,該如何與母親相處,她母親的怨氣和責難又會怎樣影響她幼小的心靈。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另一則新聞卻令人啼笑皆非。在一次針對食品安全的突擊檢查中,意大利警方在一家華人店鋪內查扣了一批在他們看來“不適合人類食用”的食物——松花蛋。這次行動中,警方查扣了一家店鋪中的800顆蛋,其中大部分是松花蛋(也叫皮蛋),還有一部分是鹹鴨蛋。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松花蛋是我國十分常見的傳統食品,食用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但就是這樣一種深受中國人喜愛的特色食品卻在國外受到了誤解。就像我們認為查扣松花蛋是滑稽可笑的,意大利人一定認為我們吃這種“惡魔食品”是瘋狂的。除了文化差異,我們還能說些什麼呢?但就是這兩件相繼發生的事件讓我想到了一部經典電影——《刮痧》。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刮痧》是一部著重表現中西文化差異的電影。電影圍繞中國傳統醫療手段“刮痧”展開,許大同(梁家輝飾)是一位出色的電腦遊戲設計師,他的妻子簡寧(蔣雯麗飾)在房地產開發商工作,這是一個成功的中產移民家族,就像大多數華人移民一樣,他們的孩子丹丹在簡寧的要求下接受全面西化的教育,在家也說英語。許大同的父親來到美國,因為不懂藥品上的英文,採用了刮痧的方式為丹丹治療腹瀉。之後,丹丹不小心受傷進了醫院,被醫生髮現刮痧的痕跡,誤以為是虐待兒童,而引發了兒童保護機構對許大同的控訴。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實際上,“刮痧”只是一箇中西文化差異的表露點,電影表現了更多深層次的文化衝突。例如:丹丹和上司兼好友昆蘭的兒子產生衝突,許大同要求丹丹道歉,丹丹不肯,許大同便打了丹丹強迫他道歉。在許大同看來,兒子丹丹道歉給了昆蘭面子,而在昆蘭看來所謂的“面子”是毫無道理的。

再比如,明明是許大同的父親為丹丹做了刮痧,但在知道刮痧引起麻煩之後,許大同堅持是自己做的刮痧。並且,許大同寧願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承擔,也不肯告訴父親。這既是中國傳統“孝”的表現,也是中國男人“擔當”的表現。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隨著時代的與時俱進,我們不會再說“打是親罵是愛”這樣容易遭到濫用的俗語,我們也會認為死要面子會導致活受罪。如果許大同足夠理性,問題會好解決得多,如果許大同不是“愚孝”,而是事事與父親商量,父親也不會認為自己拖累了兒子,最終堅持要回北京。中西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過程,我們有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西方人不理解的總有一天會明白,中國文化也有瑕疵,我們也在逐漸改善。

但像松花蛋這樣的事情,可能那家華人店鋪要面臨一定損失和麻煩了,除此之外,好像並沒有太大影響。我們沒必要認為西方人不吃松花蛋就是中國文化傳播不到位,也不必要藉此上綱上線,嘲諷一波文化影響力不足。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這些細枝末節上,又有多少人接受得了法國的焗蝸牛呢?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另一個話題就沒有這樣輕鬆了。《刮痧》中,丹丹由於受傷送到醫院,醫院對丹丹進行了全身檢查,發現背後淤青的痕跡後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我們都會覺得這樣做未免太過大驚小怪。但美國保護兒童權益的決心和效率,是不是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呢?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據我所知,在我國,兒童當街受到父母的打罵教育,路人都是不管的。以至於,有些人販子會裝作是孩子的父母,強行把孩子擄走,而路過的行人簡單辨別是家長教育孩子也就不再關注了。在我上小學時,同學被母親打得渾身是傷,甚至用拖把打斷了手臂,老師也是不聞不問的。

教育孩子只能採取毆打、辱罵的方式嗎?同時,家長的毆打有多少是出於教育孩子,是真的為孩子好,又有多少是為了達到一己私慾,或是洩憤。我們必須確立一種觀點,有些人是不配為人父為人母的。很久以前,有一條日本新聞,一名母親前後生育了三個孩子,但她並沒有經濟來源,沒有能力供養他們。這位母親後來選擇將三個孩子遺棄,年紀稍大一點的孩子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年紀最小的孩子則病死在出租屋內,幾個月以後才被鄰居發現。

兒童受到父母虐待的解救難點在哪裡?人們通常認為,兒童受到父母的虐待,即便是出警干涉,一番口頭教育之後還是要把孩子送回到父母手中。難道我們只有這一種選擇嗎?我們的福利系統難道不可以啟用嗎?我們會認為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可憐,可父母是禽獸的孩子就不僅僅是可憐了,難道我們要等到孩子失去生命再去悔恨嗎?

童模妞妞被打+意大利查扣松花蛋:重看電影《刮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