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測速雷達後再踩剎車?已經晚了!

看到測速雷達後再踩剎車?已經晚了!

看到測速雷達後再踩剎車?已經晚了!

看到測速雷達後再踩剎車?已經晚了!

測速攝像機有效距離有多遠?

這個我一個個來講,首先要看的就是這個測速攝像機,它有效距離有多遠,它能拍多遠對吧。

它不同的型號是不一樣的,它這個攝像機邊上肯定是配個雷達波來檢測我們的車速的,一般可以到三四百米遠。

有效距離以攝像機拍攝距離為準

但是雷達波測的遠沒用,攝像機拍不清楚的,那一般情況下還是以這個攝像機的有效距離為準。

那麼我們國內最常見的雷達測速攝像,鏡頭有3.6毫米、6毫米、8毫米、12毫米、16毫米這幾個常見型號。

那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道路佈置方法也不一樣,而且也不光要看這個,你放的位置角度也會影響它這個效果。

國內常見型號攝像機最遠能拍60米

這裡大致跟你講一下你不用記,3.6毫米一般和道路呈67.4度,有效距離15米;6毫米鏡頭42.3度,有效距離20米;8毫米的鏡頭32.6度,有效距離25米;12毫米的22.1,40米;16毫米的17.1,距離是60米。

你反正不用去記這個具體的,最遠60米,你就記攝像頭最遠可以拍60米就可以了,這是第一個要素它最遠拍60米。

人眼可以看到多遠的測速攝像?

理想狀態一公里外就能看到

兩公里以外雖然看不清人樣,但那邊有個人還是知道的,那半人高左右的這個測速雷達如果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一公里開外就能被看到。

這個是理想狀態,你要想這個測速攝像你邊上什麼草叢、隔離帶、路燈、指示牌都是會擋住的,說不定什麼晚上、下雨、霧天能見度都是比較低的。

看到測速攝像再踩剎車來不來得及?

還要再往下面算一算,那麼看到攝像頭然後馬上再踩剎車來不來得及?

這個要算的,那超速10%要罰款扣分對吧,高速120公里每小時那麼就是132公里每小時。

我們拿家用車來算的話,一般情況下從一百公里每小時減速到零就是靜止,大概是要40米左右。

從時速132剎車到120至少需要8.4米

它的加速度就是-13.875米每二次方秒,聽起來是不是很拗,你不用管這個,換算過來132公里每小時減速到120公里每小時合格,最起碼需要8.4米,不到10米。

那光這個不夠我繼續翻資料,有個東西叫做《交通工程學》,它上面講了駕駛員反應特性,有個專門分析報告的。

它說這個駕駛員在開始制動前,最少需要的反應時間是0.4秒,這個車輛產生制動效果最少需要0.3秒,合計0.7秒。

駕駛員剎車反應時間要2.7秒

那麼我們駕駛員看到這個有點像攝像頭的這個東西我們總要想一想判斷一下,就像打CS一樣是不是友軍總要想一想,基本上平均反應時間是兩秒,加在一起就是2.7秒。

那麼我們在開13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的時候,這2.7秒的時間能開多遠呢?一百米開外了。

所以說如果不小心超速10%,我們看到攝像頭踩這個剎車,你要是反應很快它有可能不會被拍上,你要是反應普通或者說慢一點有可能就會被拍到了。

城市道路踩剎車能避免測速拍照

剛才說的是高速,我們城市裡大多數都是60公里每小時這個限速,超出10%是66公里。

那麼從66公里每小時剎到60公里每小時,一般家用車只要兩米多,加上2.7秒的反應時間,車子一共大概需要50米左右就能避開這個測速攝像了。

所以說我們開車的在110米以外發現這個攝像頭,踩一腳剎車就是能避免的,但基本上也用不上,城市裡堵得一塌糊塗,我們只是想要把這個事情搞搞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