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

「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城乡医疗/营商环境/文旅新业态

「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城乡医疗/营商环境/文旅新业态

2020年大同市两会开幕前,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推出“大同·两会前奏”专栏,一方面关注2019年两会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议案提案的办理情况;另一方面及时传递2020年我市两会筹备情况及代表、委员拟提交的议案提案所关注的内容及市民的期许等。

「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城乡医疗/营商环境/文旅新业态

2019年两会期间,关树民提交了《关于做好我市旅游业的建议》。

他建议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投入,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塑造良好旅游目的地形象。

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形式开发旅游景点和兴办旅行社,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力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为旅游者提供更为安全、便利、快捷的服务。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消费。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实施文旅融合 发展全域旅游

不断强化软环境和硬实力,在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上持续发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旅游惠民、品质诚信旅游,让大同的“人好”“饭香”“景美”“路通”接地气旅游品质,成为我市旅游的又一张“名片”。

继续深挖旅游产品种类和文化内涵,面对旅游产业发展新形势和出现的新业态,把旅游+交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扶贫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产业对接,促进产业融合,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持续优化布局,打造大同文化旅游新业态,大力推动景点景区、精品线路、配套设施、旅游服务、营销推广“五环联动”,积极促进大同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转变。

继续加大云冈石窟景区、恒山景区、古城景区的开发投入力度,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放大北魏、辽金等历史文化元素魅力,开发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独一无二的大同文化旅游品牌。

紧抓项目建设,创建旅游产业新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培育旅游产业新动力,丰富古城旅游内涵,培育一批特色古城旅游项目,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城乡医疗/营商环境/文旅新业态

在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王东凤提出建议: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配套改革。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引导卫生资源分配,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大同市卫健委: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人员待遇

大同市卫健委对代表建议认真研究后,进行了办理答复。近年来,我市财政投入3400余万元,新建修缮了村卫生室578所,并对88个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

为缓解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我市启动人才强基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紧缺的状况。各县区医疗团队在下派专家、派驻医务人员的同时,加强了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

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我市提高了乡村医生的补助,并从2019年起为每个村卫生室平均每月增加1000元村医补助,从而调动乡村医务人员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积极性。

此外,我市引进了“健康中国万里行”活动,依托健康查体车为老年人在家门口开展健康体检;推进巡回医疗“大篷车”活动,各县区共配备16辆巡回医疗车,组建医疗队48个,为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城乡医疗/营商环境/文旅新业态

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许鑫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提案。

他建议,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加大对我市民营经济的宏观调控,把民营经济和地方经济特色,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规划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既鼓励又提供帮助,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

对民营企业平等准入、公平对待,允许其在多行业多领域发展,并制定完善的准入政策,打破行业垄断,推进政策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正确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创新、加快能源转型、加强品牌构造。实现“一站式”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服务和资金支持,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为民营企业注入活力。

大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化改革 优化环境 精准发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落实支持民营企业经济“省30条”“市20条”政策措施为主线,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精准发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完善服务机制,打通民营企业发展“中硬阻”,坚持“六个一”工作机制,深化“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业云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一站式”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五送服务”,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深度调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营造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

落实减负政策,减税降费,制定清偿计划,落实水电暖优惠政策,公示收费清单。加强支持引导,拓宽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同时完善法制化营商环境。

加强针对性帮扶,加强平台载体的搭建,落实市场准入制度,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并做到“一站式”服务,进而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大同·两会前奏」关键词:旅游产业/城乡医疗/营商环境/文旅新业态

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任佩建议,借势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等影视娱乐项目,整合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将大同古城视为一个整体,形成集优质“影视拍摄+旅游+文化+教育+商业”于一体的影视实景互动文化业态。

将动作影视实现最大化的产业延展,最终形成“演艺+教育+旅游”的三位一体动作影视娱乐艺术创意旅游综合体。

通过政府整体规划、分区招商的模式,广泛引入社会资本,丰富各类业态,提升游客体验。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打造北魏影视文艺地标

对此提案,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研究后答复。我市启动了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之一《北魏王朝》拍摄。50集大型史诗电视剧《北魏王朝》列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剧立项,通过《北魏王朝》在古城拍摄,论证古城影视娱乐定位重塑可行性。采用五合一制作模式,即小说+电视剧+电影+微电影+游戏,将大同古城古迹作为主要的拍摄场景,随着本剧的热播,会进一步带动我市旅游业发展。

整合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将大同古城视为一个整体,塑造成全国首创、独一无二的北魏影视文艺地标。由此产生系列的衍生品和产业价值链,最终才能形成持续性的文化产品输出、文化理念输出、社会效益的影响扩散。


监制:刘双英

审核:邓 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