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焦慮症”下,什麼樣的平臺能提升用戶幸福感?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很多人實現了“躺著為國家做貢獻”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普通人的收入來源。很多人,特別是“90後”更加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對理財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但當前理財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產品,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選擇。大部分人把高收益作為唯一標準,但因為忽視風險而血本無歸;有的人跟風炒股,卻因為缺乏專業知識操作不當,最終成為“韭菜”。由此很多人產生了“理財焦慮症”。

綜合互聯網金融信息推薦平臺簡理財自成立以來,就以“提升用戶理財幸福感”為目標,為用戶打造專業、貼心的金融產品服務。

近來,在國家金融去槓桿、降風險的要求下,標準化理財產品因為監管嚴格、運行規範成為用戶首選。

簡理財轉型較早,2017年下半年即開始向標準化金融產品服務轉型。

轉型之初,簡理財與奕豐金融合作,於2018年推出首個標準化金融產品服務——拾年寶。拾年寶採用固定比例投資組合保險策略,選擇債權類基金和貨幣基金進行組合,成立以來歷史年化收益率為4.51%。拾年寶較低風險和較好收益的組合,上線一年運營數據亮眼。2019年7月,拾年寶上線一年,用戶累計達13萬,交易額破4億元。

在此基礎上,簡理財與奕豐金融再次合作推出了“滿倉寶”,選取股票型基金組合,採用均值方差模型理念進行風險收益率管理。

這兩款產品均為公募基金組合策略服務,是簡理財轉型標準化金融產品服務的第一步。公開資料顯示,簡理財通過與基金銷售公司合作,引入標準化金融產品,完成了“標準化”服務的入門;通過研發投入,提高篩選、分析能力,給標準化產品服務上了雙保險。

簡理財副總裁李琦曾在公開信中提到,團隊自上而下的判斷和對單隻基金的分析,形成了可量化的標準,謹慎調倉。打造了用戶收益、資產、交易行為的生命週期管理後臺、優化智能贖回和組合調倉策略等。去年,簡理財通過量化模型、大數據跟蹤、智能服務搭建起標準化產品體系。至今,這套體系仍在不斷完善。

2019年下半年,簡理財先後與新網銀行、眾邦銀行合作,推出了季得利和眾邦寶。通過引入創新型銀行存款產品,簡理財豐富了標準化金融產品服務。

今年,簡理財上線了“穩盈360”。這是由平安集團旗下平安養老保險公司提供,平安銀行進行銷售的360天定期產品。“穩盈360”成為簡理財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完善標準化金融產品服務的又一次嘗試。

理財不只是“存錢”“賺錢”,保障同樣重要。在疫情突發的2月,簡理財與慧擇保險合作,精選“疫情險”“重疾險”,以及涵蓋兒童、成人、老年人的產品上線,方便用戶選擇,減少用戶因為不知道買什麼保險而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告別焦慮,提升幸福感。

從綜合信息推薦到理財產品精選平臺,簡理財轉型背後的經營理念,實際上是用戶為核心、強化技術賦能和合規經營。這也是金融科技發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