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原生家庭再次上了熱搜!

王子文在《女兒們的男朋友》中談及自己的家庭時心酸表示,

“過早的單親生活讓她學會察言觀色、很敏感““跟爸媽從不聯繫”“這個創傷這輩子自己都帶著”

戲外的她和曲筱綃是截然不同的成長環境。

高曉松也曾在節目裡說過,

直到四十歲以後我才發現,自己性格里那些愛較勁、不喜歡別人干預的那一面,其實都和自己的家庭有關。”

原生家庭是不是就像一張網,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我一直很羨慕小C,和她在一起每天都是歡聲笑語,能輕鬆的化解別人的不適、尷尬。

這樣的姑娘自然走哪都很受歡迎。

不過,身邊出雙入對的來來往往,唯有她,孑然一人,瀟瀟灑灑,好不快活。

在她第n次拒絕同一個追求者後,我實在忍不住問她,

那小夥又帥又專一,哪都看著順眼,你為什麼就是不給人家一個機會呢,少拿你那套敷衍我。

良久,她才抬頭慢慢吐出幾個字,我怕。

藉著微弱的燈光,我看見的她的眼眶一點點變紅。

你們是不是一直很羨慕我自由、無約束,家裡人不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我也好羨慕你們啊,你們爸爸媽媽對你們多好啊。“

撲面的晚風,一點一點的卸下了她往日的防備。

原來,小C的爸爸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總是吵架。

她小時候又非常能鬧騰,再加上爸爸脾氣暴躁,所以她沒少捱打,但爸爸媽媽還是很寵她。

直到弟弟的到來。他們一家重男輕女的觀念並不濃厚,但是對於那個時代、那個家庭來說,有個男孩總歸是好的,人前人外也有面子。

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壓力更大了,爸爸媽媽的脾氣也愈發暴躁。

儘管她每天放學回來就幫忙照顧弟弟,幹家務,但有時候還是躲不了一頓罵。

時間一長,她的壓抑不滿就轉化為對弟弟的不歡迎.

她討厭他霸佔了家人對她的關注,討厭他讓爸爸媽媽每天生活的這麼累,討厭他讓自己每天干活還被罵。

她那時候最希望的就是快點長大,長大了就不會有這些了。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這還算好的,最讓我崩潰的是,10歲那年我被送回了家鄉。”

10歲,她第一次離開父母,回到了家鄉。人不生地不熟,沒有她想的那麼容易。

那時候她最期盼的就是暑假,只要暑假到了,她就又可以看見爸爸媽媽了。平時她想他們,她也只能躲在被窩裡偷偷哭,不敢讓爺爺奶奶擔心。

回家鄉後,成績也一落千丈,聽到家人的一聲聲嘆息,她只感到未來對她的惡意,她不想面對明天。她更加沉悶抑鬱,身體也一天天變差。三兩頭的大病一場。

“那七年真的改變了我,那是我的青春,也是我的黑暗。我無數次想過放棄、墮落、一死了之,可我還是挺過來了,但有些東西,一輩子都忘不了。“

融入骨子裡的自卑,逐漸發展成後期的冷漠、牴觸、抗拒、猜忌。

後來,她報考大學,來到一個離家很遠的城市。

用她的話說就是逃避。

現在她可以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反而不自在了。

長時間的隔閡、疏離讓她覺得自己始終是個旁外人,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相處。

“你沒有和他們好好談一次嗎,他們也可能有難處啊“

“我爸媽肯定不容易啊,這多年他們過的也很辛苦。可是,這些都沒辦法讓我釋懷啊。

你知不知道,我小時候為了讓他們注意到我,我跑出去玩、留宿朋友家,故意讓他們找不到我,但是我每次回去,他們該吃吃該喝喝,都不著急。

有幾次他們把我帶出去玩,都忘了把我帶回來,我都懷疑他們是想扔掉我。“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都在說我,要懂事,要理解他們。所以在我生病住院時,就只有我一個人;所以哪怕不是我的錯,媽媽也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甩我一巴掌;所以我就可以連續5年不過生日。我理解他們,誰能理解我啊。”

“我有次無意跟他們提起,他們滿臉不在意,多大的事兒啊。對啊,就是這些沒多大的事兒讓我一直沒法放過自己就那一巴掌,她打碎了我所有自尊驕傲。"

"我一直都不明白,憑什麼都這樣對我啊。他們可以因為不小心弄疼了弟弟,說幾聲對不起,在我這就成了你大了,要懂事。

憑什麼呀,他們每次嫌我做這不好做那不好,怎麼沒想到他們教過我嗎,給過我機會嗎。“

這些事情就像一根刺,狠狠的紮在她心裡,時不時跳出來刺她一下。

報復父母也並沒有想象中的快感,反而越悔恨惱怒自己。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和父母抬槓作對。

她選擇逃離。

在原生家庭缺愛的人會變成怎麼樣?

微博上有個回答是,

“大概就是永遠都沒有辦法真正去愛誰,也沒有辦法感知別人的愛吧。長時間積累的不安、無助、絕望,與人相處的時候會不定時竄出來,一遍一遍提醒自己永遠不被人愛的事實。那個我不被愛的念頭,漸漸變成我不配被人愛,並且本身真的接受了這個定位。這個念頭根深蒂固紮在血液以後,再多的甜言蜜語都化不開。終其一生都活在敏感、掙扎和痛苦裡。“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人間失格》中太宰治為了討好父親,故意索要自己不喜歡的禮物。

為了更好融入同學,在眾人面前進行搞笑表演。

“一旦受人批評,我便覺得對方說的一點錯都沒有,是我自己想法有誤,我總是默默承受對方的攻擊,內心感受到幾乎為之狂歡的恐懼。

這種心情恐怕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理解。

小C說,

“哪怕我真的喜歡一個人,我也不會去示好。我多想有那麼一個人出現,一遍一遍的告訴我,不要這麼小心翼翼的活著,你在我身邊可以為所欲為,你怎麼樣我都不會離開你。但是你知道的,這些話,我不會信。“

像小C這樣的女孩子還有很多。

他們比常人更要強,要出人投地。信封一切靠自己原則,害怕深入的親密關係。

他們的愛,通常以傷害人的模式表達。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就是這樣。

她冷酷無情、心狠手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但都是她憑一人之力火速處理好母親後事,暗地裡幫大哥找好工作,幫襯蘇家。儘管她早已宣佈和蘇家決裂。

那一刻我真的很心疼她,縱然她有錢有權,最缺的還是愛。她做不到真的割捨蘇家。

十多年獨自在外拼搏奮鬥,更像是和母親、蘇家的暗暗較勁。

大結局時,她會望著全家福發呆,回憶母親對她好的畫面。

缺愛的人,往往執著得可怕,內心異常柔軟。可以極端到前一秒張牙舞爪,後一秒謹言慎行小心翼翼。一個肩膀,一個擁抱就可以讓他們熱淚盈眶。

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

有錢活成蘇明玉,沒錢活成樊勝美。

但不管你有錢沒錢,很多人都活成了趙美蘭。

趙美蘭也是一個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她的婚姻就是犧牲品,為了讓蘇明玉的舅舅落戶城裡,趙家才把女兒嫁給了有城市戶口的蘇大強。結婚後,趙美蘭也一直對弟弟一家進行無底線幫助。

她的強勢,是她嫉妒母親不公的反抗。

趙美蘭最大的可悲就是把她受過的傷害轉移到蘇明玉身上。凡事都偏向兩個兒子,通過兒子的依附獲得她從小缺失的自我價值感,卻一本書都捨不得買給女兒,好吃的飯菜也不讓女兒多吃幾口。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過,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我在抖音上看過一個故事,

“我爸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一生氣或者不順心就摔東西,每次我害怕的不敢吱聲,有時候還會找鄰居搬救兵,這麼多年依舊如此。那天我和別人吵架,爭執之間摔了手機,瞬間清醒,一股莫名的心慌害怕,我不是賠不起手機,而是那一刻的我像極了我害怕又討厭的模樣。“

我們努力想擺脫的東西,卻發現它們一直在默默影響跟隨我們。

蘇大強不止一次說過,明玉啊,你真像你媽。

她無法擺脫趙美蘭對她的影響,母親的一部分還活在她體內。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一個好的家庭真的很重要。

你脾氣暴躁,強勢,憑什麼要求你的孩子要有耐心、溫柔呢?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不會勸你去原諒傷害過你的人,這對你來說不公平。

你的痛,別人也很難設身處地的瞭解。

但敢放下,敢改變,才有機會迎接更好的生活。

“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但你也可以選擇放下。”

家庭不能成為你一輩子的禁錮。

陳小春早年是講義氣脾氣暴躁的古惑仔形象,為人高冷、不好接近。

但他還是被大大咧咧、愛笑的應採兒收服了。

和兒子Jasper的互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溫柔有愛的山雞哥。

在這樣幸福搞怪的家庭環境下,Jasper成為了一個軟萌的小暖男。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作家劉瑜寫過這樣一句話,

“願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慈悲中學會堅強。願有很多人愛你,如果沒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

但凡打不倒你的,都能使你堅強。

你值得被愛。

|END|

文章:皮皮嘆

(翻到一篇舊文,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