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時代

我屬於後知後覺之類,每當一種新生事物產生,都要很久才能融入甚至很難融入。十幾年前,我的兩個表妹私下交換QQ,我就如天外來客,一臉懵圈,不知道QQ或者PP是什麼東西。直到2006年,家裡買了第一臺電腦,我申請了個QQ,才算脫盲。但電腦對於我的作用也只是用來玩遊戲打打牌之類。直到有一天,打牌打得沒味道,隨便點了個地方,就像漁人誤入桃花源,裡面別有洞天,一個一個循著足跡逛下去,不知疲倦。從此我便有了“QQ空間”這個東西,交了一大幫文友。

曾幾何時,我發現來逛空間的文友一個個少了,他們的QQ都經常是灰色的了。才知道很多人轉移陣地玩“微信”去了。心下很失落。但我依然很固執地守著“QQ空間”這塊陣地,就像一個戀舊的老人守著一座老屋一樣。

微信新時代

直到2016年的下半年,一個初中同學打電話給我,說要搞同學聚會,問我有沒有微信,我說沒有。其時才知道我真的OUT了。她教我如何申請微信帳號,然後教我加入同學微信群。我開始由QQ時代跨入了別開生面的微信時代,這於我有劃時代的意義。

我發現微信的確是方便,很多人沒有QQ帳號,卻有微信帳號。因為手機號碼就可以成為微信帳號。這些年,各地方同學聚會搞得熱火朝天風生水起,散在天涯海角的老同學老朋友也能找回,坐在一起共敘舊事再續情誼,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微信的牽線搭橋。QQ時代辦不成的事,微信時代一下搞定了。微信真是神了!

微信上有個“朋友圈”,朋友圈的熱鬧,可以用一個小宇宙來形容,曬美食曬美照曬文章曬物品曬幸福……只有你有時間,天邊國家打戰,身邊鄰居打架,坐在家裡都可以知道。微信群隔三差五,還有紅包可以搶,給平靜生活時不時製造些小激動。微信公眾平臺那更是多於牛毛,層次參差不齊,就是個半文盲也可以圓自己的作家夢。“抖音”的出現,又圓了一部分曬美照已經曬得不過癮的人的演員夢。真是人盡其用,各取所需啊。微信,想說不愛你都難!

玩微信是很會上癮的,我經常發現別人朋友圈更新,有些人總是第一時間趕到點贊。不知道是不是每隔十分鐘刷新一次。“點贊”已成為網上網下一個很時髦的名詞。當然也有弄巧成拙的。如有個人的母親去世了,她在朋友圈更新了下,立馬有不少人跑來點贊。這就有些尷尬了。

有的人不會玩QQ,直接跳到了微信時代。如我的姑媽,一個70多歲的老人。她開始連手機都不想要,更別說微信這時髦玩意兒了。但一聽說這個東西可以和別人說話視頻,而且不要錢,她就說這個好,趕忙叫她的兒子給她弄了一個。她沒事就要和別人視頻,哪怕你正坐在坐便器上,她也堅持不懈地摁,直到屏幕上出了人。

微信新時代

剛玩微信那會,我發現許多人朋友圈文字和所配的圖牛頭不對馬嘴,後來才知道原來朋友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發東西必須要配圖,沒有圖生拉活拽一張圖來。所以我高興時永遠是那張“咧嘴笑的兔子圖”,我不高興時永遠是那張“生氣的貓咪圖”。只是兔子出現的次數要比貓咪多。有人說你那麼喜歡小兔子嗎?我說,不是,因為必須要發圖。這兩個小動物就成了我的“代言”。

直到兩年後,有人告訴我,其實朋友圈發文字,可以不用曬圖的,我才知道我跟個傻子一樣發圖發了兩年。從此兩個代言小動物就和我拜拜了。

剛玩微信那會,我還發現好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自言自語,說些讓你丈耳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話。直到有人點撥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朋友圈”和QQ空間裡的“說說”不一樣,“說說”裡下面跟帖的話每個人都能看見而且可再跟帖,而“朋友圈”裡跟帖的內容非共同朋友就看不見。發帖的人回覆跟帖的人,就自然讓其他的人莫名其妙了。

微信新時代

微信看似四通八達,實際上人與人之間是有隔膜的。現在大多人投稿都是在微信公眾平臺上,作者和讀者想互動還要通過平臺編輯牽線搭橋,自然少了那種味,所以很懷念過去玩QQ空間時自由互動那種熱烈的情景。看到一篇文章寫得好,似有共鳴,想了解到作者更多一些,QQ空間點開作者的名字就可以進入他的世界,微信上卻不可以(除非是他本人的公眾號),想要加對方卻不知道對方的微信帳號。於是只好作罷,並且安慰自己:蛋好何必要知道生蛋的雞呢?

朋友圈是微信主營陣地。有人專門對朋友圈做了調查和採訪,並整理出一些數據來:什麼朋友圈最讓你煩感?排在第一位的是“人類的鼓勵師”,就是發矯情文字,心靈雞湯的;其次是“滿滿負能量”,就是天天傷感抱怨怨天怨地的;再次是微商和代購各種刷屏的;再次是自拍、炫富之類,還有不轉就要死的。

“滿滿負能量”排在前,這不奇怪,因為負能量的東西就如鏽斑,是有傳染性的,大家上網是來輕鬆的,不是來找不愉快。微商代購的朋友圈滿滿的都是廣告,實在是無聊枯燥,哪怕廣告裡插些花絮也好。所以結果基本是被屏蔽。在自己朋友圈裡折騰還算好的,更讓人難受的是那些私聊發廣告給你的,好比朝你門縫裡塞廣告。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回:“我賣家紡,你要麼?”對方基本就不做聲了,這叫以毒攻毒。當然,我不會去騷擾那些安安靜靜的良民的。為謀一口粱的心情能理解,但不要不擇手段讓人心煩,否則是欲速則不達。

微信新時代

那排在第一位的是“人類的鼓勵師”,我想了半天,並且試著往自己身上套了套,這一套就嚇了一大跳。覺得好像偶爾也有過。不過,總覺得不應該排在第一位。其他自我感覺良好的文友看了是不是也有同感?這倒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我們自以為很高尚的文字未必就比微商的廣告高尚到哪裡去,發多了也會讓人心煩。

尤其是不斷地刷屏要求別人轉發分享的。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有些人寫了一些文字就到處給人看,就像吐了一口濃痰,自己很欣賞,還到處拉著人來看。”我深知自己文采淺薄,所以每出一文,就想起那句話,便不好意思到處拉人看,偶爾有一次投票和徵文比賽才厚著臉皮請人點擊,連什麼“歡迎分享轉發”之類後綴都不好意思加。

曾經看到有人報怨,說往微信群裡投放了一個文章鏈接,沒有人點擊。不要怪別人冷漠。現在網絡信息量那麼多,鋪天蓋地轟炸,縱是不吃不喝不上班也點不過來。何況這些文章良莠不齊,大家感官早就麻木了,沒興趣點開了。當然,也錯失了不少優秀作品。實在是沒辦法。

微信上有一種互助群、互粉群,估計是玩空間時的那批灌水黨轉移到這裡了。我有一次被人拉進一個群,投了一篇文章鏈接進去,立馬有人點擊,並且回覆了一個數字,讓我莫名其妙,然後才明白這是“互粉群”。忽然覺得很沒意思,因為沒誰認真看那些文,這於寫作者來說也是悲哀。來而不往非禮也。以後不往那個群裡投文章了。倒是落得個輕鬆。

相對於點擊量來說,我更關注留言和留言的質量。有的留言就像蓋鋼印,放之四海而皆準。現在還有些公眾平臺不開放留言功能,更是令人費解。沒有交流的文章就像沒有焰的火,沒有光的油畫,總覺得有些欠缺。

微信新時代

莫言說 “文學無功利性”。寫文首先是怡心,外加了很多東西,就違背初心了。倒讓我懷念起過去玩QQ空間時,沒有一分錢稿費,寫作熱情卻空前旺盛。好在那時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地裡折騰,願意來看則看,不礙別人什麼事。三兩個知音,四五個知己,互動交流,怡然自樂。

近幾年,微信投票也風起雲湧。你想,微信就像個鬧市,人口密集,自然什麼雜耍吆喝都有,不奇怪。有些公眾平臺要生存賺人氣,也能理解。投票,如果不是那麼繁雜,且只要投一次,舉手之勞,大多人還是願意成人之美的。但有的投票操作過程複雜,要關注要回答問題,還有的投票時間長,甚至長達半年之久。這就消耗人們的耐性了。這不是投票,這是投炸彈,把朋友圈人脈炸得乾乾淨淨。被投的人得了第一,不是你有多優秀,而是你的朋友圈有多優秀。純粹以人氣來評比的投票和徵文更是胳肌味沒有。一流的人才末流的人脈,杆不過一流的人脈末流的人才,這就是中國特色。像我這種末流的人才末流的人脈更是連邊也挨不上了。可嘆人才泯滅於眾人,珍珠被掩於泥土!當然,很多人是被投票,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當遊戲玩玩吧,且玩一次就夠了,過於痴迷,就被遊戲玩了。

微信時代很精彩,微信時代很無奈。一個眼睛看精彩,一個眼睛看無奈,這世界才多姿多彩。必要的時候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世界才可愛!微信,就像刀,可以削水果,也能傷人,就看你的手是握在刀柄上還是刀刃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