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首次目睹距離5500萬光年的黑洞“芳容”

4月10日晚,包括中國上海在內的全球多個地方同步公開了黑洞“照片”。這是全球200多位科學家歷時兩年多、首次利用一個口徑如地球大小的虛擬射電望遠鏡,在近鄰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獲的世界首張黑洞圖像。

地球人首次目睹距離5500萬光年的黑洞“芳容”

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事實印證,愛因斯坦是正確的,他的廣義相對論經受住了考驗,得到了首次試驗驗證。”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說。

100年之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到了首次試驗驗證,如今這一理論則再一次獲得“強有力的支持”。

人類關注黑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在萬有引力定律提出約百年後,英國科學家約翰·米歇爾在1783年首次提出,可能存在引力強大到連光線也無法逃離的“暗星”。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真正“預見”黑洞的廣義相對論。20世紀60年代,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約翰·惠勒首次將“黑洞”作為一個科學術語提出,此後,科學界不斷收穫關於黑洞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人們知道的黑洞有兩種,一種是恆星級黑洞,另一種是超大質量黑洞,後者一般位於星系中心,最小的也相當於幾十萬或上百萬個太陽的質量。此次被拍照的主要是兩個黑洞: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黑洞;M87星系中心的黑洞。根據理論推算,銀河系中恆星量級的黑洞有上千萬個。天文學界認為,許多星系中央都有超大質量黑洞。

儘管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由於黑洞的引力會吸積物質到它附近,周圍通常都有一個吸積盤環繞。吸積盤非常熱且亮,與黑洞對比明顯,因此可以通過觀測吸積盤來為黑洞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