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引言:

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每個人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他作為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頂尖人才,擁有著“美國科學院院士”與“醫學院院士”雙院士稱號,是世界單分子生物學、單細胞基因組學、無標記光學成像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就是被稱之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謝曉亮。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謝曉亮

謝曉亮在北京大學畢業之後便漂洋過海去往美國進行進一步的研學,期間他為了學術研究的方便將自己的國籍改為了美籍。但是謝曉亮“心在曹營身在漢”,身在美國的他在美國奮鬥了將近三十年,2018年他決定要回到國家,為中國的科研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採訪中謝曉亮也曾明確表示:“無論我的國籍是中國還是美國,我的心卻一直在中國”,這一席話不禁打溼了眾多華人的眼眶。


謝曉亮從小便跟北大有很深的淵源

謝曉亮的父母都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從小在家庭中他便耳濡目染父母的一些學術創作。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便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如此優秀的父母影響下,謝曉亮對學習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好,尤其在數學與化學方面,表現出的天賦更是過猶不及。這位地地道道的北京小哥

,幼兒園上的便是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小學上的是北京大學附屬小學,中學是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從小便在北大的光環中成長。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謝曉亮

謝曉亮的父母處於中國剛剛建立的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是謝曉亮是幸運的,在他就讀高中的時候,我國就恢復了高考制度,沒有影響到他學業的進度。隨著時間的流逝,謝曉亮的父母重新回到了昔日的校園之中,作為化學系老師的他們不僅要在案頭批改作業,更要實踐眾多實驗,這一幕幕的經歷便是激勵謝曉亮從事化學事業的啟蒙點。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轉眼間便來到高考的時節,謝曉亮在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讀書做試卷,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高考中發揮出色的謝曉亮成功考進自己期盼已久的北京大學化學系。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北大化學系

從小謝曉亮便一直在北大附屬學校的光環下成長,所以他與北大之間的情懷是非常深厚的。謝曉亮在回國之後也是選擇北京大學作業自己的科研基地,正是因為這一份熱愛,才會讓遊子思鄉,為國建功。

漂洋過海,完成自己對學業的執念

謝曉亮在北京大學讀完本科之後,考取北大的研究生,但是在上學一年之後他便發現,教授所提及的項目細節以及學術研究要遠遠落後於國外,他為了能夠學習到更好的學術,便跟父母提及要出國留學的念頭,本想父母作為“古老派”不會同意,沒想到父母聽到謝曉亮為了學術研究漂洋過海進行求學,沒有思考便一口答應了,得到父母的支持之後,謝曉亮背上行囊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謝曉亮

謝曉亮出國之後把學術研究放在了他生活中的首位,通過項目的確立以及自身知識的儲備程度,謝曉亮確定了日後要研究的方向,那便是:室溫下單分子的熒光檢測和成像。隨著研究的深入,謝曉亮在美國媒體多次發表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術論文,因此他也被哈佛大學化學系聘請為終身名譽教授。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室溫下單分子的熒光檢測和成像

謝曉亮在學術上的研究愈發深入,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但是就是因為這一份份的肯定,讓他歸鄉的心更加強烈,雖然他已經是一名美籍公民,但是他那一顆炙熱的中國心從未涼卻半度,在他發表聲明要回歸祖國的時候,美國多方媒體都發表聲明希望其留下來,因為他的離開會讓美國損失一位非常優秀的人才。

遊子放棄一切,回到母校,報效祖國

謝曉亮在美國期間也一直與中國一些科研團隊有書信往來,心裡常常惦記著我國的科研水平究竟提高了多少,自己的加入能否為中國帶來不一樣的改變呢?這些疑慮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被解答是因為在美國自己的孩子還正處於攻讀學業的階段,但是就在孩子畢業的那一天,謝曉亮看到了孩子的成長,認為沒有父親這棵大樹作為他的庇廕之地的話他自己也可以在天空暢快的遨遊,於是他便下定決定,迴歸祖國。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謝曉亮

謝曉亮回國之後,立馬開始了自己新一輪的研究,成果發表之後也標誌著中國在胚胎移植前的遺傳診斷階段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科研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的便是這一群前赴後繼的科研工作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甘願為祖國奉獻,始終奮鬥在科研一線行。

謝曉亮的加入也為中國科研團隊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雖然這他迴歸祖國,外媒發表的觀點褒貶不一,但是這並沒有給謝曉亮帶來負面影響,他只想儘自己的一份力,為中國的科研技術在提高一個臺階。

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4000萬獎金留不住他,毅然報效祖國

謝曉亮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學習謝曉亮對於科研技術的熱愛,更應該學習他那一顆始終都在想著怎樣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一顆愛國心。希望我國未來的青少年能在校學好本領,為社會貢獻出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敢於承擔,甘於奉獻,真正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師說》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