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裡懷舊

與文裡懷舊

在川大中學部和十二中讀過書的同學,大概沒有不知道與文裡那條小巷的,它曲曲彎彎狹窄幽長,熟悉點的同學可能還知道它是由三個院落彼此相靠而形成的小巷,其中與文裡40號又叫川大15宿舍,與之相鄰的與文裡36號是川大16宿舍……。與文里名字取得很雅,是否與它巷頭的大路叫文化路,又捱到四川大學,與文相近,又是里弄,故名與文裡了。

我和與文裡淵源悠長,在襁褓之時就隨父母搬到與文里居住,從嬰兒開始住到青蔥少年,然後在那裡娶妻生子,一直住到九十年代,前前後後大概住了近40年,對與文裡我是熟悉得很了,早就想寫寫它的蒼桑歷史和人情掌故,現在借同學群的平臺,就擺擺龍門陣……我是想到那裡就寫到那,就權當是和同學們聊天吧。

與文裡40號原來是名字叫朱家門墩(兒),據說是解放前一個朱姓士紳修的,它是一個長方型的四合院,有三重門:大門與二門離得很近,旁邊住門衛,二門到三門間的廂房相對狹長,以前應該是住長工和傭人的,三門裡面的廂房比較大,是地主兒子住的,院落也比較寬敞,最裡面的是上房,由朱氏夫妻居住,中間還有祭祀和吃飯的大饕屋,最裡面還有個後花園。大門是典型的川西建築,雄偉高大,有高高的防火牆和防盜牆,木門上面從右至左刻有兩個大字“守道”,當然也有不曉得豎排字的也念它“道守”。大門外是居民用茅草和籬笆搭建的房子,那時沒有規劃,低低矮矮的民房蓋得鱗次櫛比,形成的小巷蜿蜒曲折,可以通川大小校門,也可以到九眼橋河邊,巷道里有墳包,有水井,有敞開的糞坑,如果不熟悉道路,稍不注意就會走錯,所以一般人斷不敢從裡面通過,寧可繞道走旁邊的培根路。

培根路的名字也取得有文化,是否以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名字而取?他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當時只知道培根是個老外,不過他有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傳誦一時,同學們應該記得。川大小校門出來右邊是成都機關幼兒園,再往下就是成都模具廠,沿著磨模具廠圍牆可以一直走到文化路,圍牆對面是川大14宿舍和有鋪面的民居,中間形成的道路就叫培根路了。其實與文裡就是緊鄰到模具廠的,我們家與模具廠一牆之隔,緊貼著我們住家窗戶模具廠修建了一道牆,窗戶和牆之間很窄,不到一肩寬,一般都堆放著平時不用但是又捨不得丟的雜物。我們小時逮“藏藏貓"時沿著夾牆通過好多家窗戶,可到院子的下端,當然要擠過去必然弄得灰頭土臉。

我記事起就常常沿著與文裡小巷,經培根路進川大小校門到紅瓦村食堂去買饅頭。當時培根路左邊都是農田,栽種水稻和蔬菜,好大一片一直連到12中圍牆,夏天時蛙聲一片,完全是農村景象。那片農田後來被川大購買,修成了宿舍,培根路靠小校門一段路也變成了農貿市場,平日裡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與文裡因為是以前士紳修的很考究的房子,特別是上房,都用很好的楠木地板鋪就,後來腐爛了才被其它雜木替換。家住九眼橋附近的同學來與文裡耍都很是羨慕,覺得有地板的房子“好洋盤”。但是住川大校內磚混房子的同學又覺得與文裡破破爛爛,門口大門高聳,感覺陰森恐怖,小巷又曲曲彎彎,所以迫不得已走與文裡小巷時,都匆匆而過。

與文裡後來被川大置換給房地產開發商了,拆房時我專門去看了看,可惜沒留下照片,印象最深的是,其它拆的房子磚垛都是紅磚,而唯有與文裡拆下來的磚垛全部是青磚。原以為與文裡隨著拆毀就永遠不復存在,豈料川大最近把與文裡附近新修的小區,又命名為“與文裡"了。

與文裡起死回生,並且會長久存在下去,作為與文裡的老住戶,我是由衷的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