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教科书上“苏武牧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外交官”,他出使匈奴被扣押了19年之久,因为忠心不改,被发配到当时的“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放羊。这个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其实苏武回到了故土长安,并最终长眠于西安周边的咸阳武功镇吗?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咸阳武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武功镇是武功县的老县城,1800多年间,这里都是武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经辉煌一时。时光荏苒,县机关搬迁后,武功镇渐渐没落,成为了一座普通的小乡镇。不过镇内保留着诸多人文古迹,还是很值得来看看的,尤其是姓苏的朋友(小渔先卖个关子,稍后解答)

四月初,我去武功古镇欣赏万亩油菜花海,穿过古镇行驶在227县道时,偶然看到路边竖立着“苏武墓”的指示牌。于是赏花之后原路返回武功古镇时,我们便决定进入其中一探究竟。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苏武墓位于咸阳武功镇龙门村,如今围绕墓冢建起了苏武纪念馆景区,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我们跟着指示牌抵达景区大门,只见仿汉阙建筑的景区大门气势不凡,门前有一片面积巨大的广场,背依青山、远眺川塬,视野开阔。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走入纪念馆大门,迎面便是一尊苏武牧羊的塑像,塑像背后便是苏武纪念馆。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塑像两侧是两条长廊,其内分别展示了苏武波澜壮观的一生,以及苏氏家族的诸位先贤。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纪念馆之后,便是苏武墓冢。墓前竖有三通石碑,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亲笔书“汉典属国苏公墓”,清同治年间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及民国时期的“重修苏武墓门碑”。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拜谒完苏武墓后,我们便开始细细游览两侧碑亭了。很多人也许会奇怪,苏武当年是如何返回长安,又如何安葬于武功镇的呢?

其实,苏武是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的,汉武帝去世之后汉昭帝即位,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开始逐渐缓和。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的春天,苏武终于回到了阔别19年的长安。汉昭帝任命他为“典属国”(负责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官职)。后来汉宣帝即位,又封苏武为“关内侯”,并将其画像置于麒麟阁,以示殊荣。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苏武病逝。因为武功镇是他的封地,便最终长眠于此。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值得一提的是,苏武对于武功镇这片土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为苏武家族的生根发展,苏姓也从此成为武功的名门望族。

明代武功状元康海所编撰的《武功县志》所记载:武功历朝历代的著名人士,苏姓者占到了四分之三。苏武家族历经两千余年,在海内外拥有百万后裔。大家非常熟悉的“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追根溯源也和武功苏氏一脉相承。

从2006年开始,武功连续举办了世界苏姓后裔“清明恭祭苏武活动”,“武功苏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了

原来,教科书上在贝加尔湖放羊19年的苏武,最终安葬在陕西武功镇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苏武:“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千百年来,“苏武牧羊”的故事也一直被当做坚持民族气节的光辉典范。

咸阳武功古镇距离西安只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如果有机会不妨去拜谒先贤,探访古迹吧。如果你也姓苏,那就更该去武功镇走走看看,或许也能从这里找到自己家族的起源呢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