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種中草藥

一天一種中草藥

蟬蛻

蟬蛻,始載於《名醫別錄》。

別名:蟬退、知了皮、蟲退、仙人衣(北京)。

來源:蟬科昆蟲黑蚱羽化時脫落的皮殼。

產地:主產于山東、河北、河南,其他各地亦產。

性狀鑑別:全形似蟬無翅而中空。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膜質易碎。氣味微淡以完整、黃亮、無泥土者為佳。

主要成分:為甲殼質。含氮7.86%,灰分14.57%。

藥理作用:解熱、鎮靜、鎮痙。動物實驗初步證明了蟬蛻具有神經節阻斷作用和鎮靜作用。

性味:甘寒。

歸經:入肺、肝經。

功能:散風熱、退目翳,透氣,解痙。

主治:感冒分熱、音啞,麻疹不透,風疹作癢,小兒驚癇。

臨床應用:一般用於小兒科較多,內科雜病和眼科也經常使用。

1、治療肺熱嘶啞(急性喉炎、急性支氣管炎),配牛蒡子、生甘草等,如單純外感風熱所致的嘶啞,則配胖大海

2、用於治療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夜睡不安,配鉤藤燈芯草

3、治療小兒夜啼。用薄荷湯調服蟬蛻的下半截(即去頭足)7~9個。

4、眼科方面,主要用於退翳(包括炎症性或外傷性角膜損害遺留的雲翳、斑翳、白斑),古方即已用蟬蛻無比散治白翳遮睛,現代實踐用蟬蛻無比散加減全蠍蜈蚣、鳳凰衣、犀角等治療角膜白斑,根據對一些病例的初步觀察,確有一定療效,能提高視力。此外,蟬蛻配木賊菊花等能清風熱,治眼紅腫痛(急性結膜炎等)。

5、用於熄風定驚(如治破傷風)。單用效力不大,須配鎮痙全蠍、殭蠶等,方如五虎追風湯。

6、最近有人試用蟬蛻於慢性腎炎中去尿蛋白,須配蘇葉、

益母草等,初步觀察有一定療效。處方:蟬蛻25g、布渣葉30g、蘇葉15g、益母草30g、尖檳15g,水煎服。

用量:常用量:3~15g,治慢性腎炎、破傷風,須用大量,甚至達15~30g。

處方舉例:1、蟬蛻無比散《銀海精微》:蟬蛻(去頭足)3g、蛇蛻3g、蒺藜12g、石決明15g、防風9g、蒼朮6g、當歸6g、川芎3g、赤芍9g、炙甘草3g,水煎服。

2、五虎追風湯:蟬蛻30g、制南星6g、明天麻6g、全蠍(連尾)7個、殭蠶(炒)7個水煎,每日一劑,連服三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