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2020年4月12日,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教授,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這位國之棟樑的離去,讓人心痛不已,得知消息的眾人紛紛獻上了自己最虔誠的祝福,願這位國之棟樑一路走好!

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鬱銘芳院士(1927年10月3日—2020年4月12日),生於上海。他的一生都在默默奉獻,為國人穿衣問題以及國家國防戰略,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顯著貢獻。這位老院士也被人們親切的評價為"食有袁隆平,穿有鬱銘芳"。足可見鬱銘芳院士的付出有多巨大。


幼年時,鬱銘芳因為母親所講的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大鬧天宮等神話故事而愛上了天文,並不斷地鑽研。中學時,因為一次實驗課讓還是少年的鬱銘芳徹底愛上了做化學實驗。


鬱銘芳漸漸的成為了眾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1944年憑藉優異成績直接入讀了東吳大學化學系。其後,更是在大學的深入學習力,更加熱愛化學實驗了。1957年,鬱銘芳成為了上海第一批參加化纖工業建設的11名技術人員之一。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條件下,通過他和其餘幾名技術人員的共同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最終攻克了種種難關,紡織出了中國第一根合成纖維——錦綸6絲。


1961年,因為表現突出,擔任了上海合成纖維實驗工廠的副總工程師。第二年,他又相繼組織並且領導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批軍用降落傘採用的錦綸長絲。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受聘,擔任東華大學教授。年過古稀的鬱銘芳,仍然堅持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化學纖維事業的高質量人才。2002年,他獲得了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幾十年以來,鬱銘芳院士不忘初心,堅持到底,用一個個研究成果解決了國家的困難,併為人民造福。

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鬱銘芳院士曾被這樣高評價過,認為他是我國化纖領域的學科帶頭人之一。而面對這些高評價,鬱銘芳院士卻是始終保持自我,不曾迷失。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不曾驕傲自滿,狂妄自大。他曾這樣說過:"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工作。"

​儘管,外界對他的呼籲和讚美聲很高。但是,鬱銘芳院士還是秉承著一貫的"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態度。他不斷地用自己的行動為國人譜寫了一段動人的"絲"路人生。

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不負青春,不負韶華。鬱銘芳院士向大多數默默無聞的國之棟樑一樣,為著後一代"好乘涼"而努力"栽種棵棵參天大樹"。


而據報道,2020年剛開篇沒多久,我們就已經痛失了14名向鬱銘芳院士這樣優秀的院士。這無疑不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因為這些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人民英雄就這樣與世長辭了。

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而近日,網上有一個對當代青年的調查,看了讓人唏噓不已。可能因為互聯網日益發達,娛樂也漸漸成為人們的心頭愛,明星更是被各路人爭相吹捧著。以至於大家說起各路明星之事如數家珍一般。但是,談論到國家軍人、院士等國之棟樑卻啞口無言,甚至連名字都記不住。雖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這並不能成為這些國之棟樑被遺忘的理由。無論怎樣,這些為國家、為人民甘於付出的英雄都應該被每個人銘刻在心中!


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雖說,人生老病死本天註定,都是定數,沒人能左右這件事情。但是,鬱銘芳院士的離去依然讓人感到心痛不已。而這也更應該讓我們認識到的就是,國之棟樑雖已經逝去,但是他們這樣一輩子為國奉獻的精神值得每個中華人民為之敬畏與學習!雖然,不可能人人都是鬱銘芳,但是我們可以,以像鬱銘芳院士這樣的國之棟樑為榜樣,而不斷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併為此不斷砥礪前行,用行動向這些國之棟樑證明,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他們的後人以他們為驕傲。

4月12日,又一位巨星隕落,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3歲

一個國家的興旺昌盛,離不開這些默默奉獻的國之棟樑。所以說,他們應該被我們永遠銘刻在內心最深處,而不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逐漸的淡忘。希望有一天,談起這些國之棟樑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能對他們的事蹟如數家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