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近日肯尼迪家族再出事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侄孫女梅芙·肯尼迪·湯森·麥基恩,與其兒子基迪恩·約瑟夫出海溺亡。一時間肯尼迪家族詛咒之說再次引爆公眾熱議。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肯尼迪家族自約翰.肯尼迪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後,一躍而為美國權勢最顯赫家族,位列美國十二大家族之一。

可是肯尼迪家族成員命運,卻與重傷、非正常死亡或是醜聞纏身糾結不清,至今肯尼迪家族已有十多名成員死於非命。

難怪有人說:“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長串訃告……身為肯尼迪家族一員,你就不要指望躺在床上靜靜的死去。”。

其實肯尼迪家族詛咒影響的不僅僅是其家族成員個人命運,就如約翰.肯尼迪被刺身亡,不但改變了美國曆史進程,也給其貼身保鏢克林特·希爾,帶來一生難解的心理陰影。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1960年,只有43歲的約翰.肯尼迪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他憑藉熱情與睿智贏得美國民眾超高支持率,競選連任的呼聲高漲。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攜夫人傑奎琳赴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為轉年競選連任造勢。雖然達拉斯安保人員,為肯尼迪總統準備了高級防彈轎車,可是肯尼迪為拉近與選民關係,執意乘坐沒有防彈設施的敞篷轎車。

肯尼迪對安保的大意,其實也是源於他對貼身保鏢的自信。確實美國總統貼身保鏢,不僅是經過層層選拔身手敏捷的硬漢,而且還是經過家世背景、測謊儀器、以及毒品測試等多項複雜檢驗審核,然後再經特殊訓練的忠誠衛士。

由此肯尼迪不聽安保人員勸阻,直接對貼身保鏢慨言:“你們都身懷絕技,我相信你們完全有能力保障我的安全。”。於是肯尼迪一意孤行乘坐敞篷車,併為保持親民形象,始終堅持每小時15公里車速緩慢前行,以保持與路邊歡迎民眾互動。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當日美國負責肯尼迪安保頭目被派往別國公幹,於是肯尼迪貼身保鏢克林特·希爾,就成了保護肯尼迪安全的主力干將。遂克林特·希爾乘坐車輛緊隨總統專車之後,並一直站在左側車門踏板上,時刻預備突遇緊急情況時,能迅速反應以便保護總統安全。可即便克林特·希爾如此嚴防死守,卻依舊未能阻止悲劇發生。

當肯尼迪專車行至達拉斯市政中心彎道減速時,突然一聲槍響,正在向民眾揮手致意的肯尼迪應聲而倒。希爾聽到槍響暗叫一聲“不好”,隨即跳下車奔向總統專車。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當時肯尼迪專車前排坐著駕駛員與另一位總統貼身保鏢,第二排坐著德克薩斯州州長及夫人,而肯尼迪及夫人傑奎琳則坐在第三排。

隨著第一聲槍響,肯尼迪被擊中頸部倒在傑奎琳身上,其專車司機則試圖加速,以便儘可能遠離是非之地。

可就在肯尼迪司機加速,希爾在後拼命追趕時,又接連兩聲槍響。希爾身手再敏捷,也快不過子彈速度,他眼見第二槍擊中德克薩斯州長,緊接第三槍則擊中肯尼迪頭部,一塊頭骨被崩飛落在後車蓋上,頓時腦漿四濺。

肯尼迪夫人傑奎琳不顧身上鮮血,轉身爬上後車蓋,試圖去撿拾那塊頭蓋骨。希爾從未想過自身安危,職業素養支撐他迅捷躍上肯尼迪專車,直接撲在肯尼迪及傑奎琳身上,用自己的軀體為總統夫人擋槍。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肯尼迪終未能保住性命,被緊急送醫不治而亡。雖然警方很快逮捕了暗殺嫌犯奧斯瓦爾德,卻未料奧斯瓦爾德不但拒不招供,而且很快竟在警察護衛之下,被某酒吧老闆傑克.盧比槍殺。

肯尼迪案最大嫌疑犯眾目睽睽之下被槍殺,而殺手傑克.盧比只承認不堪忍受傑奎琳悲痛欲絕之態,才一怒之下殺了奧斯瓦爾德。可惜傑克.盧比被關押三年後,突患癌症而逝,其臨死前聲言有人投毒使其致癌。

自此肯尼迪案所有證人皆亡,警方再也無可靠線索追查此事,只得以奧斯瓦爾德是馬克思主義信徒,其槍殺肯尼迪純屬個人恩怨,而傑克.盧比則是一個精神病患者,潦草模糊結案。

可是美國民眾對官方模糊結論並不認可,於是對肯尼迪之死爆出了各種猜測,而其保鏢希凱也被牽連其中。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我們縱觀肯尼迪暗殺案,從希爾的多方表現來看,不失為稱職的總統貼身保鏢,不然美國繼任總統約翰遜以及尼克松,又怎會繼續聘任希爾為貼身保鏢呢?

可是希爾深深為肯尼迪之死自責,每次見到傑奎琳都要喃喃自語“如果我再快幾秒,也許就能挽救總統生命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希爾患上了“創傷後應激礙”(PTSD),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抑鬱症。

1975年,希爾自請辭職後返鄉蝸居,除了妻兒不與任何人聯繫。醫生眼見希爾精神狀態每況愈下,遂建議希爾必須馬上改變生活狀態,不然後果堪憂。希爾在醫生鼓勵下,開始戒菸戒酒,終於走出肯尼迪之死陰霾,開始了正常生活。

2015年,傑爾曾著書講述了肯尼迪案詳細經過,以及他與傑奎琳夫人於事後交往過程。可是“哪怕再快1秒,就能為肯尼迪擋住子彈”的自責與愧疚,餘生一直盤繞在傑爾心頭。

肯尼迪遇刺56年,貼身保鏢仍然難以釋懷:“我應該再快1秒鐘”


時光荏苒,肯尼迪雖已逝去五十多年,可其被暗殺之謎一直是美國民眾關注的焦點,各種版本的解讀甚囂塵上,有的甚至被編撰成書或是拍成紀錄片。

美國前資深警官麥克拉倫,曾在長達2小時的紀錄片《肯尼迪:確鑿證據》中,宣稱受門寧格著作《致命錯誤:殺死肯尼迪的那一槍》的啟發,並經過多年追查佐證,導致肯尼迪死亡的致命一槍,不是奧斯瓦爾德所發,而是肯尼迪保鏢希凱因驚慌導致槍支走火,誤殺肯尼迪。

也許這是密謀殺害肯尼迪幕後黑手,又將鍋甩給肯尼迪保鏢們的陰謀。其實肯尼迪繼任者約翰遜總統,才是肯尼迪案最大嫌疑人,尤其是傑奎琳晚年就曾直斥約翰遜,為謀奪總統之位殺害了肯尼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