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度過20歲以後,時間就開始飛快加速

現已經十月,轉眼還有兩個月又要過年了。

時間真是太快,以前有人跟我說20歲以後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準備好,就已經到30歲了,像是被安了加速器一樣。

當時我還沒什麼感覺,現在想想還真的是。我完全不知道20歲到現在中間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

記得小時候在奶奶家過秋天時養成了一個習慣,一遇到多雲有風的天氣便搬個小板凳坐在老房子的天井裡抬頭看天。

看著雲在青空中舒捲自如,沒有風的時候她們沉凝欲墮,有風的時候又像木牛流馬,一刻不停的在趕路。

就這樣抬頭望天,我就能望整整一個下午。

直到天空變成了小學課本里說的“夕陽給雲朵鑲了金邊”的傍晚時分才肯拖著小板凳回家。

當你度過20歲以後,時間就開始飛快加速

現在這個習慣還留著,只不過天不再是小時候那麼藍,頸椎也禁不住昂頭一下午了。

所幸這幾天的南京秋高氣爽,天空偶然間乾淨的像小時候,吃完飯小憩可以和萱萱一起抬頭看天了。

呆看了一會她開始感嘆:“哎,看一會又要去工作了,怎麼感覺越長大時間越過越快呢?”

這青空真是越看越捨不得。

是啊,好像過了某個特定的年齡,時間這個計量單位就像是坐上了過山車一樣向前衝。

2019年明明才剛開始,轉眼間已經過了3/4。

這種感覺太不可思議了,記得上半年籤日期還經常錯寫成2018年,好不容易改了習慣寫成2019,2020年卻又要到了,我改習慣的速度竟然遠遠趕不上時間的腳步。

明明一天都是24小時,一年都是365天,一分一毫都不會有誤差。

為什麼20歲之前的時光感覺冗長又難熬,度日如年,過了20歲,日子就像是打開了2.0倍速的電影,變得轉瞬即逝呢?

當你度過20歲以後,時間就開始飛快加速

比起格林威治標準時,我們自己的“內部時鐘”或許才是更合理的時間度量單位。

出生到上學前,日子是一天一天的過,每天都想著玩不重複的東西,一年拆成了365天,時間就好像用不完一樣;

入學了,日子被拆成了七天:週一到週五不斷重複,每週就盼著過週末;

再後來,日子被分為一個學期、一個學期地過,聽著就開始心慌,一個學期過了好像什麼都沒學到一樣;

畢業後工作,日子已經開始用年計算了,到了做年終總結PPT的時候才一個激靈:“我記得才剛做過去年的PPT啊。”

10歲到20歲的這十年,是如假包換的十年,但20歲到30歲的這十年,自我感覺只有3/4年。

於是跑去查資料,看書,甚至想搞懂“相對論”,來證明是不是長大後的時間是不是越跑越快,還是說僅僅只是我們的錯覺。

當你度過20歲以後,時間就開始飛快加速

心理學家說:人在吸取新信息多時,會覺得時間變慢。

反之,人在休閒無聊時,時間會變快。

也就是說,“時間” 和你接收了多少信息有關——新信息能夠延長時間。

孩提時代的早 9 點到下午 3 點半就像成人的 20 個小時。

小時候萬千世界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每天經歷很多新事物,時間過得慢,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經歷的新事物變少,信息延長時間的效果就會變弱。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無聊中,時間就越來越快。

這樣想來,那些看起來像心靈雞湯一樣“”好聽且無用”的話,

比如"打破常規、確保生活充滿新鮮感;

去新的地方旅行,花更多時間感受當下...."

也許並不像表面那樣華而不實。

不停的創造”激動人心“的回憶,在人生中樹立無數的里程碑:小到讀一本新的小說,嘗試新的音樂,養一種難以成活的植物;

大到下決心去讀一個博士學位,在陌生的城市工作3年,寫一本書,都可以延長我們的感知時間。

總之,多經歷,時間便可以像小時候那樣又漸漸慢下來。

但即便是知道了這些個大道理,小知識,有時候卻也無法一一落實。

但有時候想想,這種越長大時間過的越快的感覺也沒什麼不好的。

過快了,便珍惜當下;

過慢了,就更要認真體會。

當你度過20歲以後,時間就開始飛快加速

我總以為18歲之後是19歲,

19歲之後是18歲,

20歲永遠不會到來。

——村上春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