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三個聚焦” 強化工業爐窯大氣綜合治理

  為加大工業爐窯整治,控制工業爐窯汙染物排放,石嘴山市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分析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形勢,緊緊圍繞工業爐窯治理、淘汰落後產能、清潔燃料“雙替代”和工業企業規範化治理,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生態立市和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等重點工作,強化精準施策,為全市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石嘴山市“三個聚焦” 強化工業爐窯大氣綜合治理

  VOC氣體汙染防治設施技改前後照片

  聚焦部門合力,凝聚產業結構調整

  一是深入調查。石嘴山市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全市工業爐窯基礎信息調查,通過現場勘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爐窯數量、類型、配套汙染防治設施等基本信息進行摸排,掌握全市基礎數據。

  二是聯合發文。石嘴山市生態環境、發改、工信、財政四部門聯合印發《石嘴山市工業爐窯大氣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對全市鋼鐵、焦化、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活性炭等12個重點行業下達治理項目38個,確保精準治汙。

  三是嚴格准入。嚴格建設項目環境准入,嚴格控制涉氣工業爐窯建設項目,對熱效率低下、裝備簡易落後、無組織排放突出等治理設施工藝落後的工業爐窯,依法責令關停。

  四是淘汰產能。2019年以來,石嘴山市共淘汰涉及鐵合金、碳化硅、煤焦油等6個行業9家企業落後產能78.09萬噸,下達獎補資金1696.19萬元。


石嘴山市“三個聚焦” 強化工業爐窯大氣綜合治理

  焦爐尾氣脫硫塔技改溼電除塵塔前後照片

  聚焦清潔能源,明確“雙替代”項目

  一是加快爐窯治理。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工業爐窯的治理,推薦使用清潔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廠餘熱、電廠熱力的替代,加快推進阿特斯佳陽等5個光伏項目建設、天然氣供儲銷體系建設和寧夏安能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1×30MW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力促燃煤汙染削減。

  二是燃煤鍋爐淘汰。全面淘汰全市範圍內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煤鍋爐,2019年共淘汰燃煤鍋爐21臺,“煤改氣、煤改電”24臺。2020年計劃淘汰燃煤鍋爐9臺,“煤改氣、煤改電”共11臺,散煤雙替代項目26臺。完成國電大武口熱電有限公司、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等92個國有企業家屬區共4.86萬戶熱用戶(約405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改造工作。

  三是實施深度治理。進一步加強無組織排放管理,已有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嚴格執行行業排放標準,配套建設高效脫硫除塵等汙染防治設施,暫未制訂行業排放標準的,參照相關行業已出臺的標準要求執行,全市重點行業企業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石嘴山市“三個聚焦” 強化工業爐窯大氣綜合治理

  原煤儲存場地整改前後照片

  聚焦規範化治理,實施產業集群整治

  一是開展工業企業規範化治理。以達標排放、建設美麗工廠為目標,以火電、鋼鐵、碳素、活性炭、鐵合金等8個行業為重點,在工業領域推進廠區環境、大氣、水、固廢、排汙口等全方位整治,2019年以來,我市參與規範化治理企業共計658家,工業企業廠區硬化、綠化面積439.1萬㎡,新建全封閉料倉和車間772個245.9萬㎡,對711套汙染防治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增汙染防治設施996套,規範化治理固廢危廢貯存場所159間,企業汙染治理總投資達39.67億元。

  二是開展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綜合整治。充分利用園區內工廠餘熱、焦爐煤氣等清潔低碳能源,加強能源分質分級梯級利用,2019年以來,我市深入推進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加快開發區整合優化,實施低成本化改造項目11個,56家企業享受電價補貼,加大崇崗、長勝煤炭集中區等重點區域整治,取締煤炭加工企業409家,整治工業園區“散亂汙”企業338家,處置“殭屍企業”115家,盤活閒置土地5166畝。

  通過“三個聚焦”力爭到2020年底,石嘴山市工業爐窯裝備和汙染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基本完善,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物有組織排放基本穩定達標,無組織排放治理措施基本落實,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