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在運城賓館的院子裡,有兩座歐式風格的別墅式二層小樓,這就是“河東鹽務稽核分所”舊址。它見證了河東乃至中國鹽務的屈辱,是一座銘記國恥的特殊紀念碑。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1913年,袁世凱又簽訂了《善後借款合同》,向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借款2500萬英磅。根據這些條約、合同,在北京設立了鹽務稽核總所,各產鹽地設立了鹽務稽核分所,作為代替中國徵收鹽稅,還本付息的機構。實質上,它是剝削中國人民的工具,也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誌。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1913年6月,河東鹽務稽核分所成立,當時徵得運城阜巷呂家大院落幾座,作為辦事處。後來,將舊廳樓折除,改建成兩幢西式木質小樓房,分別為經理和協助的住所。還在樓北建木平房一座,作為辦公廳。這就是今天運城賓館最早的兩幢西式樓房的來歷。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1927年,國民政府下令撤銷鹽務稽核分所,因相關各國反對而收回成命。1937年,"河東鹽務稽核分所"與"河東鹽運使公署"合併,成立"河東鹽務管理局"。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佔領運城,通過河東鹽務管理局,宣佈鹽池實行"軍管"。日本侵略者洗劫了產鹽設備,掠走了存放的19萬噸食鹽,還增另鹽稅,徵用工業用鹽和軍用鹽,掠去硝板十幾萬噸,以解決侵略戰爭之急需。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1947年12月28日運城解放後,河東鹽務稽核分所成為中共運城地委、行署所在地。1954年運城市與臨汾合併為晉南專屬後,成為中共運城縣委所在地。1970年運城和臨汾分專後,成為運城地區招待所。2015年進行了保護修繕。現已是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兩座有故事的小樓,見證了運城百年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