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這明明是個偽命題

近日,楊超越在《橫衝直撞二十歲》中,有一段特別喜感的畫面。她脫下襪子,放在鼻子前面,不僅用鼻子聞了聞,而且,在聞過之後,還饒有興致地回味了一番。


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這明明是個偽命題


結果,這一畫面,遭到很多網友吐槽,說她太邋遢。但是,楊超越直接開懟,在微博中直言:“其實我覺得我的腳可比有些人的嘴和腦子乾淨。仙女的腳不會臭,謝謝!”


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這明明是個偽命題


其實,聞自己剛剛脫下的襪子,這種行為很正常,幾乎每個人都幹過。而且,一個人對於自身體味,往往敏感度較低,以致即使自己的腳存在異味,也並不感覺特別難聞。


最近,很多人在網上吐槽,說因為疫情戴口罩,才知道自己口臭。但是,這種口臭只是暫時性的,因為口罩戴久了,對於自己口鼻的味道,也就習慣了。


因此,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可能只是自己聞起來不臭,別人聞起來,可能感覺就不一樣了。


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這明明是個偽命題


另外,“仙女的腳不會臭”,這句話本身也是一個偽命題。


現在,仙女通常用來形容美女,是一個視覺範疇。而腳的氣味,則屬於嗅覺範疇,是不可見的。


所以,在古詩中,有很多用來形容美女之足的詩句,但只是用來描述腳的外形,並沒有提及腳的氣味。


在《洛神賦》中,曹植寫道:“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在這句話中,僅有羅襪生塵,並沒有玉足生香。同樣在《洛神賦》中,還有“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之句,似乎有了氣味的描述,但這是美人走過花椒小道、杜蘅草叢時,外部環境的味道,並非是腳自身的氣味。


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這明明是個偽命題


唐玄宗看到楊貴妃的襪子,睹物思人,寫了一首《楊妃羅襪》:“仙子凌波去不還,獨留塵襪馬嵬山;可憐一掬無三寸,踏盡中原萬里翻。”這首詩中,同樣沒有提及楊貴妃留在羅襪上的氣味。當然,也可能羅襪放時間太長,氣味過了保質期,早已消散無蹤。


杜牧也有一首《詠襪》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將美女玉足,比作纖纖玉筍。這種比喻,似乎與味道有所接近,因為筍可以用作食材。但僅僅只是食材,並非香料,也是不可聞的。這就好像豬蹄,燉熟了可以大快朵頤,但是長在豬身上時,卻未必能夠引起他人的食慾。


楊超越說:“仙女的腳不會臭。”這明明是個偽命題


在這些與美女玉足相關的詩句中,沒有一句提及腳的氣味。至於美女玉足的氣味,實在難以判斷。不過,按照常理推斷,如果美女的腳不會臭,古代的文人騷客們,必然會用桂馥蘭香、足香四溢、履香十里、玉趾蘭香等華美辭章,大肆描述。


因此,美女與腳臭之間,並不存在因果關係。美女的腳,可能不臭,也可能臭,這隻會與美女是不是汗腳有關係。


所以,仙女的腳不會臭,雖然聽起來很霸氣,但其實是個偽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