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不改“中國心”?潘石屹夫婦給美國捐7億,他往祖國捐4.47億

上世紀80年代春晚,香港歌手張明敏唱了一首《我的中國心》,紅遍大江南北。裡面唱到:“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對於全世界的中華兒女來說,無論走到哪裡,都流淌著中國的血液。

這次疫情,就充分地展現了這份”中國心“。印尼首富、華人黃奕聰捐款1億人民幣,泰國首富、華人謝國民捐款5000萬,馬來西亞首富、華人郭鶴年捐款3000萬。在祖國面臨困難時,這些已經移民幾代的華人,依舊保持著一顆”中國心“,貢獻自己的力量,非常值得尊敬。

移民不改“中國心”?潘石屹夫婦給美國捐7億,他往祖國捐4.47億

其實,移民本來沒有對錯之分,確實是個人的權利和選擇。但是,如果是轉移財產,不但在國內沒有什麼貢獻,還給國外捐款,被質疑和抨擊也是正常的。比如潘石屹張欣夫婦,在國內套現幾百億,沒有做多少慈善,還在美國花上百億買樓,並且打算給哈佛、耶魯大學捐1億美元(約7億人民幣),這種確實可能已經沒有多少”中國心“了。

在清末到解放前的移民,完全是迫於生計,他們在東南亞國家謀生計,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一步步創造財富,成為了超級富豪。而如今的富豪移民,很多都是賺到了錢,然後到國外過上退休生活的。

移民不改“中國心”?潘石屹夫婦給美國捐7億,他往祖國捐4.47億

曾經被馬雲稱為最懼怕的對手的邵亦波,是易趣網的創始人,曾佔據80%以上的電商市場。但卻在最高峰的2003年,賣掉了公司,全家移居美國,據說是為了妻子。在美國,邵亦波當起了奶爸,換尿布,餵奶,撫養3個孩子。不過,從百度資料顯示,邵亦波仍然為中國籍,可能只是拿了美國綠卡。

不過,在美國待了4年之後,邵亦波再次回到中國創業,參與創立了經緯創投,專門做投資。如今,又成立了1億的慈善基金,扶持創業者。

除了邵亦波,還有一位富豪為妻子捨棄江山,去了美國,他就是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在1998年,段永平認識了美國《棕櫚灘郵報》首席攝影記者劉昕,劉昕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和段永平是校友,算是學妹。兩人認識2月就結婚了,據說當時的條件是段永平答應劉昕去美國生活。於是,在2001年,還處於事業高峰的段永平突然隱退,去了美國陪妻子。

移民不改“中國心”?潘石屹夫婦給美國捐7億,他往祖國捐4.47億

不過,和潘石屹不同的是,段永平並沒有賣掉公司,而是交給了他的徒弟們打理。後來,幾個徒弟又獨立門戶,分別創立了OPPO和vivo。

在美國期間,夫妻倆生了兩個小孩,段永平當起了“寓公”,不用打領帶,不用穿西裝,也不用應酬,天天在家陪孩子,一日三餐都在家裡吃,算是過上了退休生活。等孩子長大點,就全家一起環球旅行。雖然孩子生在美國,但段永平仍然教他們中文,不能忘了母語。

移民不改“中國心”?潘石屹夫婦給美國捐7億,他往祖國捐4.47億

2001年隱退美國時,段永平才40歲,這麼年輕就過退休生活,確實有點無聊。於是,他開始研究起投資,研究巴菲特,按他自己的說法是”巴菲特投什麼他就投什麼“。不過,他的第一次投資成名卻來自網易,2002年開始,抄底網易,買下6.8%股份,5年後賣出,獲利上百倍。

從做實業到做投資,依然得心應手。還有兩個比較經典的投資案例,一個是在2012年,蘋果市值3000億美元時,段永平就預測其市值將超過萬億美元,於是大舉購入,果然賺翻了。另一個是2014年買入茅臺,當時市值才1000多億,到2018年就突破了萬億,又大賺一筆。在投資領域屢次得手,段永平也被奉為投資大師。

雖然移居美國,但是段永平依舊非常關心國內,時刻關注國內商業,另外,還有就是他的慈善事業都放在中國。此前給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累計捐款4.47億,創中國大學校友單筆捐贈最高紀錄,5年無人超越。此外,2008年汶川地震時,也捐了300萬美元。

移民不改“中國心”?潘石屹夫婦給美國捐7億,他往祖國捐4.47億

在2011年,段永平夫婦又設立了“浙江大學心平獎教金基金”,連續20年,每年嘉獎8位教師,獎金從1萬到10萬,最高達100萬,這比馬雲的”鄉村教師計劃“還早。另外,還給北京師範大學捐了1000萬。

所以,不是說移民了就怎麼樣不好,最關鍵的還是看這個人做了什麼。在關鍵時刻,有沒有貢獻自己的愛心,保持一顆”中國心“非常重要。如果是隻顧自己的富豪,對於移民要嚴格把關,防止財產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