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現在的學生真的更難教了嗎?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這是一位從教30多年的退休教師的感慨。他與老同事常常會不自覺地對比30年來學生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慨?如何破解?文中的思考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劉小明:現在的學生真的更難教了嗎?

  • 原創圖片設計 龔雨晴


筆者從教30餘年,退休後仍堅持站在講臺上。教學中,我與老同事都有一種同感,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我們經常在一起為此而抱怨、發牢騷,我們會聊起以往的學生,20年前、10年前、幾年前,得出的結論是,每過幾年學生都會有差別,一“茬”一“茬”地比較,最近這些年,幾乎是一“茬”比一“茬”難教。


之所以說難教,原因是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遇到的不如意之事太多,以下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你講課他不注意聽,你佈置作業他不認真做;吃喝玩樂,談起來他有說不盡的話,總會樂此不疲,一談到學習,他無話可說,在他的日程中,學習是能拖就拖的;你批評他,他嬉皮笑臉,根本不當回事,或者馬上就流出幾滴眼淚,彷彿內心有了一些深刻的認識,但三分鐘之後一切照舊,他的情感來得這麼快,卻又是這麼淺;你來軟的他不吃,你來硬的他不怕,說起來一套一套,比老師還能;無可奈何找家長,這些比我們還要小一兩代的家長,他們不是不配合,就是配合了也不頂用。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仔細想想這也是一種必然,現在的學生接觸的東西太多了,受社會的影響、家庭的影響、媒體的影響太大。在過去,我們用算盤計算就很前衛了,現在有了計算機;在過去,我們騎驢、坐馬車、騎自行車就已經很得意了,現在有了小轎車、火車、飛機;在過去,我們聽收音機、錄音機很瀟灑,現在有了電視、電腦、智能手機……


很多孩子去過的地方比我們都要多,他們接觸到的人也隨著家長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而比我們這代人更多樣化,他們從各種媒體中“見”過、“聽”過的新鮮故事更多,接觸到的新觀念、新思路、新想法也更豐富……他們每天在生活中遇到的興奮點比我們這一代要多很多倍,現實中他們會被很多事物吸引,注意力轉移得很快。因而,一旦我們的課堂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有趣的情境,他們便會比以往的孩子更易喪失注意力,很快就會感到無趣,再加上注意力保持困難本來就是孩子的特點之一,因而今天的老師在保持孩子的注意力上要下更多功夫。


再有一點是,他們在生活中承擔的責任更少了。以往的孩子除了管好自己的事,都還會多多少少地被要求做些家務,分擔一些家庭義務,因而我們還會關心家庭中的大事小情,是家庭生活中的參與者。而今天的孩子,或許有獨生子女的原因吧,也或許是現在的家長都更願意包辦孩子的各種瑣事,好讓他們集中精力搞好學習,這造成了今天的孩子普遍都成了遊離於家庭責任之外的家庭成員,很多孩子到了小學畢業都還是丟三落四的,凡事都不太過心,不少孩子沒有自主性和緊迫感,學習都要老師和家長逼著,對自己的責任心都不強,更談不上對其他人的。


另外,他們也是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幾代人,與我們相比,他們接觸到的各種新觀念也更多了,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也就更多元化了。以往的孩子聽到老師、家長的話就會認同,多數都還是乖孩子,現在的孩子會想出很多理由來駁你,有的理由讓老師根本想不到。有的教師太強勢,孩子在教師面前不會說什麼,但並不代表他們心裡沒有別的想法,他們會在心裡跟你抗拒。

劉小明:現在的學生真的更難教了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對比,我也慢慢意識到,這也不完全是壞事,就拿孩子總有自己想法這件事來講,他們或許是比我們更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幾代人。最近這一兩年,我也慢慢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我感到,如果一個人堅持用過去的眼光看現在,那麼肯定會眼花繚亂、暈頭轉向。所以,一個老師若用過去的眼光和過去的思維來看、來想、來教現在的學生,就一定會苦惱、煩躁,因此我們這些老教師也不能總是抱著一種抱怨的態度,一定要有一種與時俱進的心理狀態。


反思最近這一二十年近乎於突變的進程,今天的孩子還有很多優點,他們反應快,思想豐富,尤其擅長的是跳躍性聯想思維,說到一件事,他們往往能迅速地反應出很多同類的事件,因而很多需要豐富聯想的課程都會受益,今天的孩子不少作文都有更豐富的角度和事例,他們的觀點也常常會更有新意,他們的創造性也會更強。再有,今天的孩子更願意強調自己的獨特性,不太願意人云亦云,不太願意一定要跟其他人保持一致。當然,與以往的孩子相比,不變的東西也很多,比如今天的孩子與過去的孩子都同樣善良,富於同情心。


既然變化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是時代的要求,因而也就沒有必要抱怨,我們必須適應這個變化。這樣看來,如果現在的學生與過去的學生一樣好教,那反而是一種悲哀。


多年的教學實踐也使我充分認識到,以往也會遇到一些比較難管理的學生,他們之所以難教,原因不在於學生,而在於老師沒有找到教他們的正確方法,或者說沒有找到與他們相處的正確方式。不管怎麼說,他們都還是孩子,只要給予適合他們的鼓勵,在恰當的時候給予他們一定的扶助,多數孩子都還是願意努力和上進的,關鍵還是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


今天的教學對象“升級”了,而我們自己的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還沒“升級”的話就會感到困難重重。今天,我在教課時會把60%的精力用在研究學生上:什麼樣的學生用什麼樣的方法更容易接受。我努力與他們保持著同步的交往,他們喜歡看的動畫片、課外書,我都會拿來翻翻、看看,找到與他們的共同語言,瞭解他們的愛好。當我拋開了“今天的孩子越來越難教”這個執念時,就會發現今天的孩子也有適於教育的地方,我會在課堂上儘可能找到他們感興趣的素材,同樣可以讓孩子滿堂都保持學習的熱情。我會傾聽他們申訴的理由,找到我們的共同點,這時就會發現,耐心地說出自己的理由,這代孩子也並不固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