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刷好評、刷“種草文”,央視揭開帶貨黑幕

刷單又一次上了央視!


刷單、刷好評、刷“種草文”,央視揭開帶貨黑幕


01

“種草”有坑 水軍鋪評論

網絡熱詞“種草”受到很多年輕人熱捧。“種草”,是指把自己喜歡的商品推薦分享給別人,讓更多人喜歡這個商品,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

現在很多主打內容推薦的

平臺上,“種草社區”“試用筆記”等成為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重要參考。

這些所謂的真人試用推薦內容值得信賴嗎?央視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據央視採訪,目前在北京工作的崔小姐是一位網購達人,買東西之前仔細考察店家的信譽、評價和銷量,已經成為她判斷商品好壞的一個重要經驗。

但是,最近她購買了美妝博主“種草”的口紅後,卻屢屢發現與實際收到的東西嚴重不符,顏色差別明顯。

就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崔小姐還收到了一些營銷公司的“刷單”兼職邀請。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情,她添加了一個“水軍”頭目的微信,隨機被拉入小紅書平臺的點贊收藏評論群。群主每天會在群裡“投放任務”,

群內的寫手便按照要求對商品進行收藏、點贊、評論等操作,完成任務後截圖給群主,就可以賺得一單的酬勞。

以為小紅書某博主分享的“哈爾濱旅行”筆記“刷單”為例,崔小姐在沒有任何親歷體驗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對該帖內容的收藏、點贊、評論等一系列工作。而在完成“任務”幾天後她發現,自己杜撰的內容已經出現在筆記下面,成為其他人點進來參考和評判的依據。 此外,在豆瓣、百度等多個平臺上,搜索“軟文、代寫”等關鍵詞,也會出現大量代寫、代發、刷單等服務的結果,明碼標價,甚至還有套餐服務。

時下流行的社交內容分享平臺,不知不覺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種草”灰色營銷經濟產業鏈。


02

社交電商也有“刷單”

相比傳統電商,近些年興起的“社交電商”是在信任基礎上實現的社交商業轉化。“水軍攪局”的現象,正是虛假評價這一老頑疾在社交電商領域的新表現。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有超六成的網民使用過移動電商購物,其中有68.0%的用戶會接受平臺種草;而對於被種草的商品,70.7%的用戶會選擇根據實際情況購買,26.2%的用戶幾乎都會購買,另外3.1%的用戶選擇不購買。 那麼,電商用戶購買了被種草的商品,他們對被推薦的商品評價如何?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用戶表示對購買的種草商品基本能達到預期;用戶表示一般達到預期的比重為30.4%,只有14.0%的用戶表示完全達到預期,而有1.6%的用戶表示與預期完全不符。

隨著移動電商的發展,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選擇性越來越多樣化,更願意去接受推薦的個性化商品。然而,帶貨圈亂象不斷,好評、點贊、收藏造假現象頻出。

不得不說,“水軍攪局”的現象,正是虛假評價這一老頑疾在社交電商領域的新表現。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

電商帶貨模式發展至今已展現其較強的銷售促進能力,為商家和平臺聚攏更多流量,提高消費轉化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產品是帶貨的核心,電商平臺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不給這些“水軍”以可乘之機。

律師表示,僱傭水軍的商家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經營者對商品的性能、用戶信息、銷售情況、用戶評價要如實陳述,不得虛假宣傳,否則可處最高200萬元的罰款。 我國的《電子商務法》也明確規定,經營者要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以虛構交易或者是編造用戶評價的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

專門從事水軍行業的人員為了獲取不法利益,不顧客觀事實,大量地發帖、“灌水”、刷流量,這種行為實際上侵犯了消費者和其他正當經營者的合法權利,情節嚴重涉嫌犯罪。

一些廣告行為以“種草”著稱,以意見領袖作為測評者,並將測評結果轉化為網絡軟文,推廣自己簽約銷售的商品。“測評加銷售”模式,具備了網絡廣告的性質,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平臺也受《廣告法》等法律規範約束。 首先,建議我們的電商平臺要加強信用體系的建設,不給這些水軍以可乘之機。其次,要儘量引入第三方的監管機制,進而規範互聯網企業的健康運營。最後,完善相關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對於互聯網商業造假行為的監管和懲治力度。


03

“流量造假”已成頑疾

在“兩微一抖”、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開始新營銷渠道的當下,“水軍”早已不是新鮮事,但當這些平臺成為強大的美妝營銷工具時,平臺社區內容的可信度遭到消費者質疑的同時,也打亂了市場公平競爭機制,間接危害了品牌利益。 與此同時,央視也曾曝光了明星的流量數據造假“貓膩”。近年來,流量小生走紅併成為各類美妝代言的香餑餑,

但當“流量造假”成為娛樂行業的產業鏈時,美妝品牌如果稍有不慎選擇了數據造假的明星合作,往往也就成了為高代言費買單的“受害者”。

不止在種草筆記、產品評論、明星數據層面,廣告數據的流量造假也困擾著眾多公司。 針對“央視《朝聞天下》報道電商平臺存在的刷流量、假評論等黑色產業鏈”一事。小紅書回應稱,

黑產刷量行為是小紅書一直以來嚴厲打擊的對象。

“平臺早已設有獨立的反作弊技術團隊,對虛假筆記及惡意刷量採取實時打擊,一經查實嚴厲處罰。

小紅書方面表示,目前每天70%的曝光來自普通用戶發佈的內容,用戶之間的信任是社區的立身之本。截至到目前,小紅書在2019年已處理涉及黑產賬號1881萬,作弊筆記439萬篇。 小紅書稱,感謝媒體及社會輿論監督,也希望廣大用戶如果發現問題內容,及時通過“一鍵舉報”功能向平臺反饋,共同打擊網絡黑產這顆行業毒瘤,維護清朗的網絡社區空間。 無獨有偶,

亞馬遜最近也被爆出了刷單的新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平臺上的某些賣家會去購買虛假評價,價格約為每條1200盧比(15歐元)。

該報告稱,"流氓營銷公司以每次13歐元的價格出售熱情洋溢的評價",並補充說,這些公司每次評論收費15歐元,但打包購買時則會打折。 德國一家名為AMZTigers的評價公司的員工告訴《每日郵報》,評價可以根據不同平臺來量身定做,並可以根據電商平臺的要求進行更改。


04

總結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相信電商平臺上上的評價了,甚至產生了評論越多越不可靠的想法。信任的建立很難,但是信任的崩塌卻很容易。

央視頻頻點名刷單、刷流量、刷好評,也正是表明了態度。未來無論是傳統電商還是像社交電商這樣的新電商,一定是會逐漸走向規範的。


文章《“變味”的帶貨圈!央視揭黑幕:好評、點贊、收藏皆造假,你被“種草”坑過嗎》,同花順財經,來源:艾媒網

文章《央視揭帶貨圈黑幕:好評造假!點贊造假!收藏造假!》,央視網新聞,來源:鳳凰網財經

文章《央視揭帶貨圈黑幕,美妝品牌何時能避“水軍”坑?》,CBO,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文章《亞馬遜賣家僱水軍虛擬評價 每條價格15歐元》,新浪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